玄武門
基本解釋
(1). 唐 長安 太極宮 (又名 西內 ,即 隋 之 大興宮 )北面正門。故址在今 陜西 西安市 舊城北。 唐 初“玄武門之變”發生于此。《新唐書·太宗紀》:“﹝ 武德 ﹞九年六月, 太宗 以兵入 玄武門 ,殺太子 建武 及 齊王 元吉 。 高祖 大驚,乃以 太宗 為皇太子。”
(2). 唐 長安 大明宮 (又稱東內)北面正門。故址在今 陜西 西安市 舊城北 龍首原 上。 唐 幾次宮廷政變發生于此。《新唐書·玄宗紀》:“﹝ 玄宗 ﹞乃夜率 幽求 等入苑中, 福順 、 仙鳧 以萬騎兵攻 玄武門 ……梓宮宿衛兵皆應之,遂誅 韋氏 。”
成語(Idiom):玄武門(xuán wǔ mén)
發音(Pronunciation):xuán wǔ mén
基本含義(Basic Meaning):指權力之爭中的政治陷阱,意為為了達到自己的目的而設下的圈套。
詳細解釋(Detailed Explanation):玄武門是中國歷史上一起著名的政治事件,發生在公元626年。當時,唐朝皇帝李世民為了奪取皇位,設計了一場陷害,將自己的兩個弟弟李建成和李元吉殺害于玄武門。因此,這個成語就以玄武門事件為背景,成為了形容權謀之險惡的代名詞。
使用場景(Usage Scenarios):玄武門可用于形容政治斗爭中的陷阱、算計和陰謀。通常用于貶義,表示不擇手段、狡詐狠毒的手段和行為。
故事起源(Story Origin):玄武門事件是唐朝歷史上的一大謎團,具體細節無法考證。但這個事件在歷史上留下了深刻的印象,成為了政治斗爭中的經典案例。
成語結構(Structure of the Idiom):玄武門的結構為“名詞 + 名詞”,其中“玄武”指代玄武門事件,而“門”則表示政治陷阱。
例句(Example Sentences):
1. 這個政治家精于玄武門,常常設下各種圈套來排除異己。
2. 那位官員在權力斗爭中利用了玄武門,最終成功奪得了高位。
記憶技巧(Memory Techniques):可以將“玄武門”與政治斗爭和權謀聯系起來,形成一個形象的記憶聯想,幫助記憶這個成語的含義和用法。
延伸學習(Extended Learning):可以進一步了解唐朝歷史和其他與政治斗爭相關的成語,加深對中國歷史和文化的了解。
舉例不同年齡層學生對這個詞語的造句:
1. 小學生:我讀到了一個故事,里面有一個人設下了一個玄武門,讓別人掉進去了。
2. 初中生:歷史書上寫到了玄武門事件,是一個非常陰險的政治陷阱。
3. 高中生:在權力斗爭中,政客們經常使用玄武門來對付對手,這是一個危險的手段。
4. 大學生:我們在政治學課上討論了玄武門的含義,它代表了權謀之險惡和政治斗爭中的陷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