成語(Idiom):稱物平施
發(fā)音(Pronunciation):chēng wù píng shī
基本含義(Basic Meaning):指對待人或事物要公平合理,不偏袒不偏私。
詳細解釋(Detailed Explanation):稱物平施是由“稱”、“物”、“平”、“施”四個字組成的成語。其中,“稱”表示衡量、評估;“物”指事物、人物;“平”表示公平、公正;“施”表示實施、行使。這個成語的意思是要公平合理地對待人或事物,不偏袒不偏私。
使用場景(Usage Scenarios):這個成語常用于表達對待人或事物要公平公正的態(tài)度和要求。它可以用來指導人們在工作、學習、生活中要以公正的態(tài)度對待他人,不偏袒不偏私。
故事起源(Story Origin):《禮記·曲禮上》中有這樣一段話:“凡王者之廟,稱物平施。”這段話意思是說,君王在祭祀時要衡量物品的價值,公平地進行分配。后來,這個詞語逐漸演變?yōu)楸硎緦Υ嘶蚴挛镆胶侠淼囊馑肌?/p>
成語結構(Structure of the Idiom):四個字的固定結構。
例句(Example Sentences):
1. 在評選比賽的時候,我們要稱物平施,不偏袒任何一方。
2. 作為一名教師,我們要對學生進行稱物平施,不偏袒任何一個學生。
記憶技巧(Memory Techniques):可以將每個字的意思單獨記憶,然后結合起來理解成語的整體含義。例如,“稱”表示衡量、評估,“物”指事物、人物,“平”表示公平、公正,“施”表示實施、行使。
延伸學習(Extended Learning):可以進一步學習其他與公平正義相關的成語,如“公正無私”、“公平合理”等。
舉例不同年齡層學生對這個詞語的造句:
1. 小學生:老師要對我們每個人都稱物平施,不偏袒任何一個同學。
2. 初中生:我們要在比賽中遵循稱物平施的原則,不偏袒任何一方。
3. 高中生:作為學生會的成員,我們要在處理問題時稱物平施,不偏袒任何一個社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