催歸
成語(Idiom):催歸(cuī guī)
發音(Pronunciation):cuī guī
基本含義(Basic Meaning):催促歸還
詳細解釋(Detailed Explanation):催歸是一個動詞詞組,由“催”和“歸”兩個字組成。催,意為催促、催逼;歸,意為歸還、歸來。催歸的基本含義是催促他人歸還某物或歸來。通常用于強調對方遲遲未歸還或歸來的情況,表示催促、催逼的意思。
使用場景(Usage Scenarios):催歸常常用于提醒他人及時歸還借出的物品,或者催促他人按時回到約定地點。在日常生活中,常見的使用場景包括催促朋友歸還借出的書籍、催逼同事按時歸還辦公用品、催促遲到的家人快點回家等。
故事起源(Story Origin):催歸這個成語的故事起源于中國古代的一個寓言故事。相傳,古代有一位名叫張守節的人,他非常重視誠信和守約。一天,張守節借給了他的朋友一筆錢,并約定了還款時間。然而,朋友卻一直拖延不歸還。張守節為了催促朋友歸還借款,每天都去找他,不斷地催逼他歸還。最終,張守節的堅持和催促讓朋友感到內疚,終于按時歸還了借款。人們為了表達催促歸還的意思,就將這個故事中的催歸作為成語來使用。
成語結構(Structure of the Idiom):催歸是一個動詞詞組,由兩個漢字組成。
例句(Example Sentences):
1. 他一直催歸我借給他的書,我得盡快找到并歸還給他。
2. 我們需要催歸同事們借走的文件,以便及時完成工作。
3. 父母催歸的電話讓我意識到我要盡快回家過年了。
記憶技巧(Memory Techniques):可以通過將“催歸”與催促歸還的場景聯系起來進行記憶。想象自己借出了一本書給朋友,然后朋友一直沒有歸還。你不斷地催促他歸還,直到他終于歸還了。這個場景可以幫助你記住“催歸”的含義和用法。
延伸學習(Extended Learning):如果你對成語感興趣,可以繼續學習其他與催歸相關的成語,如“催人歸正”、“歸心似箭”等。了解更多成語的含義和用法,可以幫助你提升漢語水平,并擴大詞匯量。
舉例不同年齡層學生對這個詞語的造句:
1. 小學生(6-12歲):老師催歸我們交的作業,我們得趕快完成并交上去。
2. 初中生(13-15歲):父母催歸我放學后回家的時間,我不能遲到。
3. 高中生(16-18歲):同學們催歸我借走的課本,我會盡快找到并歸還給他們。
4. 大學生(19-22歲):室友催歸我借走的電腦,我得盡快歸還給他。
5. 成年人(23歲及以上):領導催歸我提交的報告,我要盡快完成并交上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