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荒
成語(Idiom):作荒(zuò huāng)
發音(Pronunciation):zuò huāng
基本含義(Basic Meaning):指農田荒蕪,無法種植作物。
詳細解釋(Detailed Explanation):作荒指農田因各種原因無法種植作物,土地荒蕪,無法產出農產品。這個成語多用于比喻形容某個領域或者某種事物的狀況非常糟糕,無法正常進行。
使用場景(Usage Scenarios):常用于描述某個領域的發展停滯不前,無法取得進展的情況。也可以用于形容某個人的能力或者才華不被發掘或利用,無法發揮作用的狀態。
故事起源(Story Origin):《左傳·宣公十年》記載了一個故事。公元前550年,齊國國君宣公派遣大夫子貢出使楚國,但是在楚國被困了三年,無法回國。宣公派人去救子貢,但是子貢卻拒絕了救援,說:“吾聞齊國已經作荒,無法種植作物,我要留在楚國幫助他們。”因此,后人用“作荒”來形容某個領域或者某種事物的狀況非常糟糕,無法正常進行。
成語結構(Structure of the Idiom):主要由兩個字組成,形容詞+名詞。
例句(Example Sentences):
1. 這個行業已經作荒多年,需要進行改革才能恢復。
2. 他的才華一直被埋沒,作荒了多年。
記憶技巧(Memory Techniques):可以把“作荒”與農田的荒蕪聯系起來,形象地表示一種狀況非常糟糕,無法正常進行的狀態。
延伸學習(Extended Learning):可以學習其他與農田、農業相關的成語,如“開荒”、“播種”等。
舉例不同年齡層學生對這個詞語的造句:
1. 小學生:這個花壇被雨水沖毀了,變成了作荒的地方。
2. 初中生:這個社區的環境越來越差,街道上到處是垃圾,像是作荒了一樣。
3. 高中生:這個行業已經作荒多年,需要進行改革才能恢復。
4. 大學生:他的才華一直被埋沒,作荒了多年,真可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