解剖麻雀
成語(Idiom):解剖麻雀
發音(Pronunciation):jiě pōu má què
基本含義(Basic Meaning):形容過分細致地研究或分析微小的事情,不顧大局。
詳細解釋(Detailed Explanation):解剖麻雀是一個比喻性的成語,麻雀是一種小鳥,解剖則是指將麻雀進行細致的剖析。這個成語的基本含義是指一個人過分細致地研究或分析微小的事情,而忽略了大局或重要的問題。
使用場景(Usage Scenarios):這個成語常常用來批評那些過分注重細節而忽視了整體的人。在工作環境中,如果一個人只關注瑣碎的細節,而忽略了整體的規劃和目標,其他人可能會使用這個成語來形容他。
故事起源(Story Origin):這個成語的故事起源于中國古代的醫學典籍《黃帝內經》。書中有一篇名為《病能解剖》的章節,講述了醫生在治療疾病時,要通過解剖尸體來了解人體的內部結構和病變情況。但是,這個成語的意義在現代逐漸演變為形容過分注重細節而忽視大局。
成語結構(Structure of the Idiom):這個成語由兩個詞語組成,分別是“解剖”和“麻雀”。
例句(Example Sentences):
1. 他在這個項目上解剖麻雀,花太多時間在一些無關緊要的細節上。
2. 不要把時間浪費在解剖麻雀上,要著眼于整體規劃和目標。
記憶技巧(Memory Techniques):可以通過將“解剖麻雀”與過分注重細節的行為聯系起來,想象一個人在解剖一只小小的麻雀,而忽略了周圍的大局。這樣的形象可以幫助記憶這個成語的含義。
延伸學習(Extended Learning):了解更多關于中國成語的用法和故事背景,可以閱讀相關的成語故事書籍或參加成語學習班。
舉例不同年齡層學生對這個詞語的造句:
1. 小學生:小明在寫作文時總是解剖麻雀,他花了很多時間糾結于一個字的用法,但整個作文的結構卻很混亂。
2. 初中生:老師讓我們分析一篇短文的主題,但有些同學卻在解剖麻雀,只關注其中一個段落的細節。
3. 高中生:在備考期末考試時,我發現自己有時候會解剖麻雀,花太多時間在一道題目上,而忽略了其他的重要知識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