厥冷
成語(Idiom):厥冷(jué lěng)
發(fā)音(Pronunciation):jué lěng
基本含義(Basic Meaning):指心靈、思想冷漠、冷酷無情。
詳細解釋(Detailed Explanation):厥冷一詞源自《左傳·僖公二十三年》:“厥冷如玉。”其中,“厥”指心靈,指代人的內心,而“冷”則代表冷漠、冷酷無情。這個成語形象地描述了一個人內心冷漠無情的狀態(tài)。
使用場景(Usage Scenarios):常用于形容人對待他人冷淡、無情的態(tài)度。可以用來形容冷漠的舉止、冷酷的眼神等。
故事起源(Story Origin):這個成語的故事起源于春秋時期,當時的齊國國君僖公因為受到外敵的侵犯,心情煩躁。有一天,他在宮中看到一塊玉石,覺得這塊玉石冷漠無情,于是用“厥冷如玉”來形容自己的心情。
成語結構(Structure of the Idiom):由兩個漢字組成,沒有固定的詞序。
例句(Example Sentences):
1. 他對待朋友總是厥冷如玉,從不曾表露出真實的情感。
2. 她的眼神厥冷如冰,讓人感到一陣寒意。
記憶技巧(Memory Techniques):可以通過聯(lián)想記憶來記憶這個成語。可以想象一個冷漠無情的玉石,以及玉石所代表的冷酷態(tài)度。
延伸學習(Extended Learning):可以學習其他與情感、態(tài)度相關的成語,如“冷漠如冰”、“心如鐵石”等,以便更好地理解和運用這類成語。
舉例不同年齡層學生對這個詞語的造句:
1. 小學生:他的笑容厥冷如冰,讓人感到害怕。
2. 初中生:班里有一個同學厥冷如玉,從不與人交談。
3. 高中生:他的評論總是厥冷無情,讓人覺得他很冷漠。
4. 大學生:她對待感情總是厥冷如冰,從不表露出真實的情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