束脩羊
成語(Idiom):束脩羊
發音(Pronunciation):shù xiū yáng
基本含義(Basic Meaning):指將羊捆綁在一起,表示人們團結一致,共同對抗敵人。
詳細解釋(Detailed Explanation):束脩羊的字面意思是將羊捆綁在一起。在古代,人們常常使用繩子將羊群捆綁在一起,以便更好地照顧和保護它們。這個成語引申為比喻人們團結一致,共同對抗敵人,表示眾人的力量大于個人的力量。
使用場景(Usage Scenarios):束脩羊常常用來形容團結協作、眾志成城的場景。可以用于描述團隊合作、社會團結、國家統一等情境。
故事起源(Story Origin):束脩羊的故事起源于《史記·項羽本紀》。當時,項羽在與劉邦爭奪天下的戰爭中,他的軍隊遭遇到了劉邦軍隊的強大壓力。為了增強士氣,項羽將自己的戰馬和劉邦軍隊中的一些馬匹捆綁在一起,形成一個龐大的隊伍。這個舉動讓項羽的軍隊看到了團結的力量,士氣大振,最終取得了勝利。
成語結構(Structure of the Idiom):主語 + 捆綁(束) + 賓語(脩羊)
例句(Example Sentences):
1. 在困難面前,我們應該像束脩羊一樣團結一心。
2. 只有團結一致,我們才能像束脩羊一樣戰勝困難。
記憶技巧(Memory Techniques):可以將“束脩羊”想象成一群羊被捆綁在一起,形成一個強大的隊伍,象征著團結的力量。
延伸學習(Extended Learning):可以了解其他類似的成語,如“一心一德”、“同舟共濟”等,深入了解團結協作的重要性。
舉例不同年齡層學生對這個詞語的造句:
1. 小學生:我們要像束脩羊一樣,團結在一起,共同完成作業。
2. 初中生:只有團結一致,我們才能像束脩羊一樣戰勝困難,取得好成績。
3. 高中生:在備戰高考的道路上,我們要像束脩羊一樣,共同進退,互相幫助。
4. 大學生:在面對社會競爭的時候,我們需要像束脩羊一樣,團結合作,共同進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