蹓馬
成語(Idiom):蹓馬
發音(Pronunciation):liū mǎ
基本含義(Basic Meaning):指人行走時故意遲緩,拖延時間。
詳細解釋(Detailed Explanation):蹓馬一詞源自古代農耕社會,當時人們在農田中使用馬匹拉犁,有時為了延長工作時間,他們會故意讓馬匹慢行,拖延農活的進度。因此,蹓馬成語就形容人在行走時故意拖延時間,不積極進取。
使用場景(Usage Scenarios):蹓馬一詞常用于形容某人故意拖延、耍懶散的行為。可以用來指責別人懶散的態度,或者自嘲自己在工作或學習上的不積極。
故事起源(Story Origin):關于蹓馬的故事并不多見,但它的起源可以追溯到古代農耕社會。人們發現馬匹在拉犁時會因為疲勞而減慢速度,于是有些人開始故意讓馬匹慢行,以延長工作時間。這種行為逐漸演變成了蹓馬成語的意義。
成語結構(Structure of the Idiom):蹓馬是一個動賓短語,由動詞“蹓”和名詞“馬”組成。
例句(Example Sentences):
1. 他每天上班都遲到,真是蹓馬蹓得太過分了。
2. 這個學生總是蹓馬,從來不積極參與課堂活動。
3. 老板看到他在工作中蹓馬,立即批評了他一番。
記憶技巧(Memory Techniques):可以通過聯想記憶來記憶蹓馬這個成語。想象一個人在馬場上故意拖延時間,讓馬匹慢行,這樣就能夠形象地理解和記憶這個成語的含義。
延伸學習(Extended Learning):如果你對成語感興趣,可以繼續學習其他與動物相關的成語,比如“杯弓蛇影”、“畫蛇添足”等。
舉例不同年齡層學生對這個詞語的造句:
1. 小學生:我不喜歡和那個同學一起做作業,他總是蹓馬,耽誤了我們的時間。
2. 初中生:老師發現有同學在考試時蹓馬,嚴厲批評了他一番。
3. 高中生:我不想和他一起合作,因為他總是蹓馬,不肯主動參與項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