圣君
基本解釋
◎ 圣君 shèngjūn
(1) [sage]
(2) 對德才高超者的尊稱
事圣君者,有聽從,無諫爭。——《荀子》
(3) 中國史前的虛構的理想的統治者
英文翻譯
1.sage-king
詳細解釋
(1).猶圣主。《管子·任法》:“圣君任法而不任智,任數而不任説,任公而不任私,任大道而不任小物,然后身佚而天下治。”《荀子·臣道》:“事圣君者,有聽從,無諫爭。”舊題 漢 李陵 《答蘇武書》:“幸謝故人,勉事圣君。” 唐 李紳 《上黨奏慶云見》詩:“五色傳嘉瑞,千齡表圣君。” 明 劉基 《春興·又用韻答嚴上人》:“圣君宵旰惟恭己,早晚陽和斡化機。”
(2).對德才高超者的尊稱。《墨子·尚賢中》:“傳曰:求圣君哲人,以裨輔而身。”《晉書·良吏傳·曹攄》:“獄有死囚,歲夕, 攄 行獄,愍之,曰:‘卿等不幸致此非所,如何?新歲人情所重,豈不欲暫見家邪?’眾囚皆涕泣曰:‘若得暫歸,死無恨也。’ 攄 悉開獄出之,尅日令還。掾吏固爭,咸謂不可, 攄 曰:‘此雖小人,義不見負,自為諸君任之。’至日,相率而還,并無違者。一縣嘆服,號曰圣君。”
成語(Idiom):圣君(shèng jūn)
發音(Pronunciation):shèng jūn
基本含義(Basic Meaning):指君主具備圣明的品質,能夠以德治國,使民眾得到福祉。
詳細解釋(Detailed Explanation):圣君一詞源自《論語·季氏》:“季康子問:“弟子孰為好學?”孔子對曰:“有顏回者好學,不幸短命死矣,今也則亡。”季康子說曰:“普天下,莫不知有孔子而不好學者也,以圣人言,其殆近于圣君矣。””意思是季康子問孔子誰是好學的弟子,孔子回答說有顏回是好學的,只可惜他短命早逝了。季康子說:“在全天下,沒有不知道有孔子這位圣人而不好學的人,按照圣人的話來說,他們差不多可以被稱為圣君了。”從這個意思來看,圣君指的是具備圣人般的品質和能力的君主。
使用場景(Usage Scenarios):常用于形容君主具備高尚品質和明智才能,能夠以德治國、造福百姓。
故事起源(Story Origin):這個成語的故事起源于孔子與季康子的對話。季康子是孔子的學生之一,他問孔子誰是好學的弟子,孔子回答說有顏回是好學的人,只可惜他短命早逝了。季康子聽后感嘆道,全天下都知道有孔子這位圣人而不好學的人幾乎沒有,按照圣人的話來說,他們差不多可以被稱為圣君了。
成語結構(Structure of the Idiom):形容詞+名詞
例句(Example Sentences):
1. 他是一位圣君,以德治國,使國家繁榮昌盛。
2. 這位領導具備圣君般的才德,深得民心。
記憶技巧(Memory Techniques):可以通過聯想“圣君”一詞來記憶,將“圣”與圣人的高尚品質聯系起來,將“君”與君主的地位和權力聯系起來,從而形象地理解這個成語的意義。
延伸學習(Extended Learning):可以進一步學習中國歷史上的圣君,如孔子、唐太宗等,了解他們的治國理念和對國家的貢獻。
舉例不同年齡層學生對這個詞語的造句:
1. 小學生:我希望長大后成為一位圣君,為人民創造更美好的生活。
2. 初中生:我們應該向圣君們學習,追求卓越,并且用自己的才能為社會做出貢獻。
3. 高中生:歷史上有很多圣君,他們的治國理念和品德值得我們學習和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