處治
基本解釋
[釋義]
(動)處分,懲治。
[構成]
并列式:處+治
[例句]
處治不法分子。(作謂語)
[同音]
處置
反義詞
英文翻譯
1.punish
詳細解釋
(1).處方治病。《宋書·王微傳》:“弟 僧謙 亦有才譽,為太子舍人,遇疾, 微 躬自處治。”《資治通鑒·齊高帝建元二年》:“囚病必先刺郡,求職司與醫對供診驗,遠縣家人省視,然后處治。” 胡三省 注:“處治,謂處方治病也。” 毛澤東 《在延安中央醫院給王觀瀾的題詞》:“就是急性病,也只好讓醫生處治,自己也無所用其著急。”
(2).安排;處理。 宋 司馬光 《乞罷保甲札子》:“事干保甲,州縣皆不得關預,管內百姓不得處治。”《西游記》第五四回:“ 行者 道:‘師父只管允他, 老孫 自有處治。’”《紅樓夢》第三二回:“卻是如何處治,方能免此丑禍?” 魯迅 《華蓋集續編·送灶日漫筆》:“我們 中國 人雖然敬信鬼神,卻以為鬼神總比人們傻,所以就用了特別的方法來處治他。”
(3).處罰;懲治。 元 尚仲賢 《柳毅傳書》楔子:“[ 老龍 云]:有這等事!叫那小賤人來,我自有處治。” 明 唐順之 《三沙賊遁疏》:“其總兵官 盧鏜 、 劉顯 、 曹克新 等,乞敕該部論擬罪名,從重處治。”《清史稿·睿忠親王多爾袞傳》:“臣等從前畏威吞聲,今冒死奏聞,伏愿重加處治。” 郭沫若 《孔雀膽》第一幕:“ 車力特穆爾 :‘是,那么殿下,請你處治我的誑報軍情之罪。’”
成語(Idiom):處治
發音(Pronunciation):chǔ zhì
基本含義(Basic Meaning):指對待問題或疾病進行治療或解決。
詳細解釋(Detailed Explanation):處治是一個動詞短語,由“處”和“治”兩個字組成。其中,“處”表示對待、處理,而“治”表示治療、解決。處治的基本含義是指對問題或疾病進行治療或解決,意味著采取措施或行動來解決困擾或疑難問題。
使用場景(Usage Scenarios):處治通常用于描述對待疾病、問題、困難等進行治療或解決的情況。可以用于醫學、教育、管理等領域,形容處理問題的方法或手段。
故事起源(Story Origin):關于處治的具體故事起源尚無明確記載。然而,這個成語的含義與人們日常生活中對待問題的態度密切相關,所以在漢語中廣泛使用。
成語結構(Structure of the Idiom):處治是一個由兩個漢字組成的動詞短語,沒有特定的結構。
例句(Example Sentences):
1. 醫生對患者的疾病進行了仔細的處治。
2. 這個問題一定要及時處治,否則會帶來更多麻煩。
記憶技巧(Memory Techniques):可以將“處治”記憶為“處理病情”,“處”表示處理,而“治”表示病情。通過將成語與具體的場景聯系起來,可以更容易記憶和理解。
延伸學習(Extended Learning):可以進一步學習與處治相關的成語,如“治標不治本”、“治理有方”等。同時,可以了解處治在不同領域和行業的具體應用,以擴展對該成語的理解。
舉例不同年齡層學生對這個詞語的造句:
1. 小學生:老師給我們講了一個故事,教育我們要善于處治困難。
2. 初中生:我們班上有個同學生病了,大家一起幫助他進行處治。
3. 高中生:面對高考的壓力,我們要采取科學的方法進行處治。
4. 大學生:在創業過程中,我們要善于處治各種問題和挑戰。
5. 成年人:對待生活中的困擾,我們應該用積極的態度進行處治,尋找解決辦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