月斧
基本解釋
(1).修月之斧。神話傳說,月由七寶合成,常有八萬二千戶修之,故有此稱。見 唐 段成式 《酉陽雜俎·天咫》。 清 吳偉業 《讀史偶述》詩之十八:“ 琉璃舊廠 虎房 西,月斧修成五色泥。”參見“ 月戶 ”。
(2).比喻盡文章能事。 宋 蘇軾 《王文玉挽詞》:“才名誰似 廣文 寒,月斧云斤琢肺肝。” 明 無心子 《金雀記·成親》:“休負,向蕓窗勤磨月斧,親看 嫦娥 ,早登天府。” 清 趙翼 《清明前二日泛舟至平山堂即事》詩:“畫稿從誰粉本翻,匠心直運月斧斲。”
(3).斧名。刃口呈偃月形,故名。 清 潘榮陛 《帝京歲時紀勝·歲時雜戲》:“元宵雜戲,剪絲為燈……手舉則傘扇旛幢, 關 刀月斧,像生人物,擊鼓搖鈴。”
成語(Idiom):月斧(yuè fǔ)
發音(Pronunciation):yuè fǔ
基本含義(Basic Meaning):指用小斧子砍大樹,比喻力量微弱,辦事無能。
詳細解釋(Detailed Explanation):月斧是由“月”和“斧”兩個字組成的成語。月斧的字面意思是用小斧子砍大樹,但在成語中,它指的是力量微弱,辦事無能。這個成語用來形容一個人的能力或力量遠遠不夠,無法完成重要的任務或挑戰。
使用場景(Usage Scenarios):月斧這個成語通常用來批評那些在工作、學習或其他方面表現不佳的人。它可以用于形容一個人在處理重要事務時缺乏能力或經驗,或者在面對困難時無法有效地解決問題。
故事起源(Story Origin):月斧這個成語的起源可以追溯到中國古代的一個故事。相傳,在古代有一個國王命令他的臣子砍倒一棵巨大的樹,但臣子只拿著一把小斧子去砍。當國王看到臣子的斧子時,他笑了,并說:“你用這把小斧子砍倒這棵大樹?你真是個月斧!”從此以后,月斧就成為了形容無能力或力量不足的成語。
成語結構(Structure of the Idiom):月斧屬于形容詞+名詞的結構。其中,“月”表示小,弱;“斧”表示斧子。
例句(Example Sentences):
1. 他雖然有意改變,但他的能力真的是月斧一般,無法完成這個任務。
2. 這個團隊的領導者是個月斧,他無法有效地管理團隊,導致工作進展緩慢。
記憶技巧(Memory Techniques):為了記憶這個成語,你可以想象一個人拿著一把小斧子去砍倒一棵大樹的場景。這個場景可以幫助你記住成語的基本含義和形象。
延伸學習(Extended Learning):如果你對成語感興趣,可以進一步學習其他與力量、能力相關的成語,比如“力不從心”、“力挽狂瀾”等。
舉例不同年齡層學生對這個詞語的造句:
1. 小學生:他的數學成績真是月斧一般,總是考得很低。
2. 初中生:他的籃球水平太差了,投籃像月斧一樣,根本無法進球。
3. 高中生:這個演講者的口才真是月斧一般,完全無法吸引觀眾的注意力。
4. 大學生:這個項目經理的管理能力真是月斧,無法有效地組織團隊完成任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