投子
成語(Idiom):投子
發音(Pronunciation):tóu zǐ
基本含義(Basic Meaning):投子指的是投石。比喻投靠敵人或背叛朋友。
詳細解釋(Detailed Explanation):投子是由兩個字組成的成語,其中“投”意為投擲,拋棄;“子”意為石頭。成語的含義是指投擲石頭,用來比喻投靠敵人或背叛朋友的行為。這個成語形象地描述了一個人背叛原來的朋友或團體,投靠敵對勢力的行為。
使用場景(Usage Scenarios):投子這個成語常常用于形容背叛行為。可以用來描述政治上的投降、叛變,也可以用來形容個人關系中的背叛和出賣。例如,可以用來形容某人在團隊合作中突然離開,加入競爭對手的行為,或者用來形容某人向敵對勢力泄露機密信息的行為。
故事起源(Story Origin):《史記·項羽本紀》記載了投子的故事。當時,項羽與劉邦爭奪天下,項羽圍困劉邦于垓下。劉邦的部將韓信曾與項羽結拜為兄弟,但后來韓信投降了劉邦。項羽派人給韓信送來一塊巨大的石頭,意思是讓韓信投降劉邦。韓信接受了石頭,并把它扔給了劉邦的部將。這個故事成為了“投子”的起源。
成語結構(Structure of the Idiom):動賓結構。
例句(Example Sentences):
1. 他曾是我們團隊的一員,卻在關鍵時刻投子了。
2. 那個政治家為了個人利益投子,背叛了自己的黨派。
3. 我們不能容忍投子的行為,背叛是無法被原諒的。
記憶技巧(Memory Techniques):可以將“投子”這個成語與投擲石頭的形象聯系起來,這樣可以更容易記住其含義。可以想象一個人手中拿著一塊石頭,準備投擲出去,表示他要背叛原來的團隊或朋友。
延伸學習(Extended Learning):可以進一步學習與“投子”相關的成語,如“投鼠忌器”、“投袂而起”等等,來擴展對成語的理解和應用。
舉例不同年齡層學生對這個詞語的造句:
小學生:他答應和我一起玩,但后來他投子了,跟其他人一起去了。
初中生:她曾經是我們班的一員,但在期末考試前投子了,加入了另一個班級。
高中生:他在足球隊中表現出色,但突然投子了,加入了對手隊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