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兒
基本解釋
◎ 小兒 xiǎo’ér
(1) [children]∶小孩子;小兒子
兩小兒辯斗。——《列子·湯問》
(2) 又
兩小兒笑曰。
最喜小兒無賴。——宋· 辛棄疾《清平樂·村居》
(3) [my son]∶謙稱自己的兒子
近義詞
英文翻譯
1.(兒童) children
2.[謙] my son
詳細解釋
(1).小孩子。《史記·淮陰侯列傳》:“﹝ 蕭何 ﹞曰:‘王素慢無禮,今拜大將如呼小兒耳,此乃 信 所以去也。’”《列子·湯問》:“ 孔子 東游,見兩小兒辯鬭。”《儒林外史》第二三回:“管家走到門口,只見一個小兒開門出來,手里拿了一個筲箕出去買米。”
(2).小兒子。《太平御覽》卷四九○引 三國 魏 虞翻 《與某書》:“此中小兒,年四歲矣,似欲聰哲。” 宋 辛棄疾 《清平樂·村居》詞:“大兒鋤豆溪東,中兒正織雞籠;最喜小兒無賴,溪頭臥剝蓮蓬。”
(3).謙稱己子。《漢書·翟方進傳》:“ 方進 曰:‘小兒未知為吏也。’”此指其子 翟義 。《三國志·吳志·孫晧傳》“司空 孟仁 卒” 裴松之 注引《吳錄》:“﹝ 孟仁 ﹞母曰:‘小兒無德致客,學者多貧,故為廣被,庶可得與氣類接也。’”《北史·元文遙傳》:“ 文遙 謂 思道 云:‘小兒比日微有所知,是大弟之力。’”《西游記》第七三回:“ 行者 道:‘令郎是誰?’ 毘藍 道:‘小兒乃 昴日星官 。’”
(4).泛稱子侄。《晉書·謝安傳》:“ 玄 等既破 堅 ,有驛書至……客問之,徐答云:‘小兒輩遂已破賊。’”
(5).舊時指為皇家或軍隊服役的人。 唐 陳鴻 《東城父老傳》:“及即位,治雞坊于兩宮間……選六軍小兒五百人,使馴擾教飼。”《資治通鑒·唐肅宗至德元載》:“ 潼關 大軍雖盛,而后無繼,萬一失利,京師可憂,請選監牧小兒三千於苑中訓練。” 胡三省 注:“時監牧、五坊、禁苑之卒,率謂之小兒。”《資治通鑒·唐順宗永貞元年》:“ 貞元 之末政事為人患者,如宮市、五坊小兒之類,悉罷之。” 胡三省 注:“ 唐 時給役者多呼為小兒。” 清 吳偉業 《銀泉山》詩:“ 五陵 小兒若狐兔,夜穴紅墻縣官捕。”
(6).對人的蔑稱。 南朝 梁 蕭統 《陶淵明傳》:“我豈能為五斗米折腰向鄉里小兒?”《新唐書·康日知傳》:“中丞奈何負天子,從小兒(指 李惟岳 )跳梁哉?”《三國志平話》卷上:“戰事未定,卻交小兒(指 劉備 )權州,百姓皆有怨心。” 魯迅 《且介亭雜文·憶韋素園君》:“事實不為輕薄陰險小兒留情,曾幾何年,他們就都已煙消火滅。”參見“ 小人 ”。
(7).指疾病。 宋 張元干 《西江月·和蘇庭藻》詞:“憐君病后頰顴隆,識取小兒戲弄。”
成語(Idiom):小兒
發音(Pronunciation):xiǎo ér
基本含義(Basic Meaning):指兒童、小孩子。
詳細解釋(Detailed Explanation):小兒是指兒童或小孩子,是對年幼的人的稱呼。在成語中,小兒往往表示年紀小、經驗少,也有時候表示無知、幼稚。
使用場景(Usage Scenarios):小兒這個成語常用于形容年幼的人,也可以用于形容某人的言行舉止幼稚或不成熟。例如,你可以用“小兒科”來形容某人對某個問題的理解不夠深入或不夠成熟。
故事起源(Story Origin):小兒在古代常用來指稱年幼的人,成語“小兒”沒有特定的故事起源,它是根據人們對年幼兒童的稱呼而來。
成語結構(Structure of the Idiom):主要由兩個漢字組成,沒有特定的結構。
例句(Example Sentences):
1. 這個問題太復雜了,你還是不要插嘴了,小兒不宜。
2. 哥哥已經是大學生了,不應該再做小兒科的事情了。
記憶技巧(Memory Techniques):可以通過聯想記憶的方式來記憶成語“小兒”。可以想象一個小孩子在玩耍,他的年紀小、經驗少,所以可以把小孩子和成語“小兒”聯系起來。
延伸學習(Extended Learning):了解更多與兒童有關的成語,例如“童心未泯”、“童言無忌”等。
舉例不同年齡層學生對這個詞語的造句:
1. 幼兒園的小朋友們都是小兒。
2. 初中生的行為舉止不應該像小兒一樣幼稚。
3. 大學生不應該再做小兒科的事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