成語(Idiom):鴟視虎顧
發(fā)音(Pronunciation):chī shì hǔ gù
基本含義(Basic Meaning):形容人的目光憂慮、戒備,像鴟鳥一樣左顧右盼,像老虎一樣警惕。
詳細解釋(Detailed Explanation):鴟視虎顧是由兩個動物的動作形象組成的成語。鴟鳥是一種猛禽,常常用其銳利的目光觀察四周,尋找獵物或者警惕外敵。而老虎是一種兇猛的野獸,時刻保持警覺,隨時準備攻擊。因此,鴟視虎顧形容一個人的目光焦慮而警惕,時刻留心周圍的事物,不敢放松。
使用場景(Usage Scenarios):鴟視虎顧常常用來形容人對某種事物或者局勢的擔心、憂慮和戒備心態(tài),尤其是在面臨危險、風險或者重要決策時。可以用來形容一個人在工作、學習或者生活中對自己的態(tài)度謹慎、小心翼翼。
故事起源(Story Origin):《晉書·王敦傳》中有一段故事,說王敦在攻打建康的時候,曾經(jīng)以鴟鳥的目光和老虎的警惕心態(tài)來形容他的戰(zhàn)略布局和戰(zhàn)術手段。這個比喻后來演變成了成語“鴟視虎顧”。
成語結構(Structure of the Idiom):鴟視虎顧是一個形容詞短語,由兩個動物的動作形象組成。
例句(Example Sentences):
1. 他對自己的財產(chǎn)鴟視虎顧,從不敢放松警惕。
2. 在競爭激烈的市場中,企業(yè)需要鴟視虎顧,時刻留意競爭對手的動向。
記憶技巧(Memory Techniques):可以通過聯(lián)想鴟鳥和老虎的形象來記憶這個成語。想象自己變成了一只鴟鳥,左顧右盼地觀察周圍的環(huán)境,隨時準備捕捉獵物。同時,想象自己又變成了一只老虎,警惕地注視著周圍的一切,隨時準備攻擊敵人。通過這種生動的聯(lián)想,可以更容易地記住成語的含義和形象。
延伸學習(Extended Learning):可以進一步了解其他與目光、憂慮、警惕有關的成語,如“目光如炬”、“憂心如焚”、“警惕如臨大敵”等。通過比較和對比這些成語,可以更全面地理解和運用類似的表達方式。
舉例不同年齡層學生對這個詞語的造句:
1. 小學生:我考試前總是鴟視虎顧,怕自己答錯題。
2. 初中生:我對選課抓得很緊,每次都鴟視虎顧,怕選錯了課程。
3. 高中生:在高考沖刺階段,我鴟視虎顧地備戰(zhàn),希望能取得好成績。
4. 大學生:在找工作的過程中,我鴟視虎顧,不敢大意,希望能找到一份滿意的工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