成語(Idiom):身不由己
發音(Pronunciation):shēn bù yóu yǐ
基本含義(Basic Meaning):無法自主控制自己的行動或處境,被迫接受他人的支配或安排。
詳細解釋(Detailed Explanation):身不由己形容一個人無法按照自己的意愿行動或做決定,而是被外部因素所制約或控制。這個成語常用來形容處于無奈的境地,無法自主選擇的困境。
使用場景(Usage Scenarios):身不由己常用于描述被迫接受他人安排的情況。例如,一個員工因為工作需要無法自由支配自己的時間,可以說他身不由己;一個學生因為家長的要求無法選擇自己喜歡的專業,也可以用身不由己來形容。
故事起源(Story Origin):關于身不由己的故事并沒有明確的起源,但這個成語的意義在古代文學作品中有所體現。例如,明代文學家楊慎《金瓶梅》中的角色潘金蓮,她因為婚姻和社會的限制,無法自主選擇自己的生活方式,被迫接受他人的支配和安排。這個故事中的角色身不由己的境地,反映了古代女性在封建社會中的無奈處境。
成語結構(Structure of the Idiom):身不由己由四個漢字組成,分別是“身”、“不”、“由”、“己”。
例句(Example Sentences):
1. 他因為貧窮而身不由己,無法選擇自己的生活方式。
2. 在這個工作環境下,我感到身不由己,無法自由支配自己的時間。
3. 學生們因為家庭的壓力而身不由己,無法選擇自己喜歡的專業。
記憶技巧(Memory Techniques):可以通過將身不由己與無法自主控制的情境聯系起來進行記憶。例如,想象自己被綁住了手腳,無法自由行動,就是身不由己的狀態。
延伸學習(Extended Learning):可以了解更多與身不由己相關的成語或詞語,例如“束手無策”、“任人擺布”等,以豐富自己的詞匯量。
舉例不同年齡層學生對這個詞語的造句:
1. 小學生(年齡:10歲):我因為家長的安排去上了鋼琴課,雖然不喜歡,但是身不由己。
2. 初中生(年齡:14歲):考試前被老師安排了很多補習班,感覺身不由己,沒有時間休息和玩耍。
3. 高中生(年齡:17歲):家長決定我要學醫,但是我對這個專業沒有興趣,感覺身不由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