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鵬
基本解釋
鵬。傳說中的大鳥。 漢 王符 《潛夫論·釋難》:“是故大鵬之動,非一羽之輕也;騏驥之速,非一足之力也。”《莊子·逍遙游》“鵬之徙於南冥也,水擊三千里” 唐 成玄英 疏:“大鵬既得適南溟,不可決然而起,所以舉擊兩翅,動蕩三千,踉蹌而行,方能離水。” 清 黃遵憲 《蘇彝士河》詩:“他日南溟疏闢后,大鵬擊水足扶搖。”
英文翻譯
1.roc
成語(Idiom):大鵬展翅
發(fā)音(Pronunciation):dà péng zhǎn chì
基本含義(Basic Meaning):形容志向遠大,抱負雄心壯志。
詳細解釋(Detailed Explanation):大鵬是指傳說中的神鳥,能展翅遮天蔽日。比喻人的抱負、志向高遠,有雄心勃勃的氣概。
使用場景(Usage Scenarios):用于描述人們的抱負、志向,特別是那些追求卓越、追求夢想的人。
故事起源(Story Origin):《莊子·外物》中有一則寓言故事,講述了大鵬展翅的傳說。故事中說,大鵬展翅可遮天蔽日,千里外的人都能看到它的巨大身影。這個故事形象地描述了大鵬的威嚴和壯麗,后來被引申為形容人的志向遠大、抱負雄心壯志。
成語結構(Structure of the Idiom):主語部分為“大鵬”,謂語部分為“展翅”。
例句(Example Sentences):
1. 他年輕時就立下了大鵬展翅的志向,一直努力追求自己的夢想。
2. 這位企業(yè)家有著大鵬展翅的氣魄,一直在拓展自己的事業(yè)。
記憶技巧(Memory Techniques):可以通過形象化的方式記憶成語,想象大鵬展翅的壯麗景象,以及與追求夢想、抱負雄心相關的形象,幫助記憶。
延伸學習(Extended Learning):可以進一步了解中國神話中關于大鵬的故事,以及其他與志向、抱負相關的成語,如“志存高遠”、“壯志凌云”等。
舉例不同年齡層學生對這個詞語的造句:
1. 小學生:我長大后要像大鵬展翅一樣,成為一名科學家。
2. 初中生:他立下了大鵬展翅的志向,要成為一名優(yōu)秀的運動員。
3. 高中生:我希望能有大鵬展翅的勇氣,去追尋自己的藝術夢想。
4. 大學生:大鵬展翅的精神激勵著我,我要努力學習,成為一名有社會責任感的人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