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論
基本解釋
(1).細碎的言論。《太平御覽》卷六○二引 漢 桓譚 《新論》:“通才著書以百數,惟 太史公 為廣大,其餘皆藂殘小論,不能比之 子云 所造《法言》、《太玄經》也。” 漢 應劭 《風俗通·正失·燕太子丹》:“ 丹 實好士,無所愛恡也,故閭閻小論飭成之耳。”
(2).簡短議論。《宅經》卷上:“一室之中,亦有善惡;大者大説,小者小論。”
(3).古時 吐蕃 副相。論,藏文blon, 吐蕃 王族、大臣。《舊唐書·吐蕃傳上》:“其國人號其王為贊普,相為大論、小論,以統理國事。”
成語(Idiom):小論
發音(Pronunciation):xiǎo lùn
基本含義(Basic Meaning):小論指的是言辭短小而有力的論述或評論。
詳細解釋(Detailed Explanation):小論是由“小”和“論”兩個字組成的成語。其中,“小”表示言辭簡短,不占篇幅,而“論”表示言辭有力,有說服力。小論通常用來形容言辭精煉,一語中的,表達出深刻的見解或論點。
使用場景(Usage Scenarios):小論常用于書面語和口語中,用來形容某人或某篇文章的言辭簡練而有力。它可以用來贊美他人的才思敏捷,也可以用來表達自己對某個問題的深刻見解。
故事起源(Story Origin):關于小論的起源并沒有明確的故事,但可以推測它的起源與古代文人的作品有關。古代文人常常以短小精悍的言辭表達自己的觀點,這種風格被后人稱為小論。
成語結構(Structure of the Idiom):小論的結構為“小 + 論”。
例句(Example Sentences):
1. 他的小論言簡意賅,一語中的,令人深思。
2. 這篇小論雖然篇幅不長,但表達了作者對社會問題的深刻思考。
記憶技巧(Memory Techniques):可以通過聯想記憶來記憶小論這個成語。可以想象一個人拿著一本小小的書,在上面寫著“論”,這本書上的文字很精煉,言簡意賅,正好形容了小論的含義。
延伸學習(Extended Learning):可以進一步學習其他與言辭有關的成語,如言之鑿鑿、言簡意賅等成語。
舉例不同年齡層學生對這個詞語的造句:
1. 小學生:老師的小論給了我很多啟發,讓我明白了很多道理。
2. 初中生:這本小說的小論很精彩,讓我深受感動。
3. 高中生:他的小論雖然言簡意賅,但卻引起了廣泛的討論和思考。
4. 大學生:在寫作文時,要注意用小論的方式表達自己的觀點,使文章更有說服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