格擲
成語(Idiom):格擲
發(fā)音(Pronunciation):gé zhì
基本含義(Basic Meaning):用力投擲或扔掉
詳細解釋(Detailed Explanation):格擲是一個動詞成語,表示用力投擲或扔掉物體。這個成語強調了力量和決心,常用來形容用力投擲物體或毫不猶豫地扔掉某物。
使用場景(Usage Scenarios):格擲這個成語常常用于形容力量強大、決心堅定的動作。可以用來描述運動員投擲重物,也可以形容一個人毫不猶豫地扔掉一些不需要的東西。
故事起源(Story Origin):格擲這個成語最早出現(xiàn)在《左傳》一書中,是用來形容齊國的大臣尹僚。他在齊國內部發(fā)生紛爭時,毫不猶豫地扔掉了一些不忠誠的大臣,表現(xiàn)出了他的決心和力量。
成語結構(Structure of the Idiom):格擲由兩個漢字組成,第一個字“格”表示用力,第二個字“擲”表示投擲或扔掉。
例句(Example Sentences):
1. 運動員格擲鐵球,力量驚人。
2. 她格擲了一張紙,表示對那個主意的反對。
記憶技巧(Memory Techniques):可以將“格擲”想象成一個人用力投擲一個物體的動作,通過想象這個動作來記憶這個成語的含義。
延伸學習(Extended Learning):了解更多與力量和決心相關的成語,如“力爭上游”、“毅然決然”等。
舉例不同年齡層學生對這個詞語的造句:
1. 小學生:他格擲了一個紙球,直接命中了籃筐。
2. 初中生:他格擲出一記漂亮的扣籃,贏得了全場觀眾的喝彩。
3. 高中生:她毅然決然地格擲掉了一封不合適的情書。
4. 大學生:他用力格擲了一本教科書,表示對學習的不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