方祀
基本解釋
各祭其一方的神祇。《禮記·曲禮下》:“諸侯方祀,祭山川,祭五祀,歲徧。” 鄭玄 注:“方祀者,各祭其方之官而已。” 孔穎達 疏:“諸侯既不得祭天地,又不得揔祭五方之神,唯祀當方,故云方祀。”
成語(Idiom):方祀
發音(Pronunciation):fāng sì
基本含義(Basic Meaning):指按照規定時間和儀式,向神祀祭祀。
詳細解釋(Detailed Explanation):方祀是一個古代的宗教儀式,用于祭祀神靈或祖先。在古代中國,人們認為祭祀可以祈求神靈保佑和祖先的庇佑,使家庭和社會安寧和繁榮。方祀是一種莊重而嚴肅的儀式,需要按照特定的時間、地點和步驟進行。這個成語也可以用來形容一個人做事認真、嚴謹,不敢有絲毫馬虎和放松的態度。
使用場景(Usage Scenarios):方祀這個成語常常用于形容一個人對待工作或學習的態度認真嚴謹,不敢有絲毫馬虎和放松。可以用在寫作、演講、教育等場景中,表達對某人工作態度的稱贊或贊揚。
故事起源(Story Origin):方祀這個成語的起源可以追溯到古代的宗教儀式。在古代中國,人們認為祭祀是重要的儀式,通過祭祀可以祈求神靈保佑和祖先的庇佑。方祀這個成語的意義也逐漸延伸為對待工作或學習的態度認真嚴謹的比喻。
成語結構(Structure of the Idiom):方祀是由兩個字組成的成語,方和祀。方的意思是按照規定的方式進行,祀的意思是祭祀。
例句(Example Sentences):
1. 他對待工作非常方祀,從不馬虎。
2. 她學習態度方祀,每天都按時完成作業。
記憶技巧(Memory Techniques):可以將“方祀”與“方事祭祀”相聯想,方事表示按照規定的方式進行,祭祀表示莊重嚴肅的儀式。通過聯想和反復記憶,可以幫助記住這個成語的意義和發音。
延伸學習(Extended Learning):可以進一步學習與方祀相關的宗教儀式和中國傳統文化,了解更多關于祭祀的知識和習俗。
舉例不同年齡層學生對這個詞語的造句:
1. 小學生:我們要對待學習方祀,認真完成每一項作業。
2. 初中生:參加比賽要方祀,不能馬虎大意。
3. 高中生:備考要方祀,每天都要按時復習和做題。
4. 大學生:實習的時候要方祀,不敢有絲毫馬虎和放松。
5. 成年人:工作要方祀,對待每個任務都要認真負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