白閑
基本解釋
亦作“ 白間 ”。1.弓弩名。《后漢書·班固傳上》:“招白閒,下雙鵠。” 李賢 注:“招猶舉也。弩有黃閒之名,此言白閒,蓋弓弩之屬。” 清 方以智 《通雅·器用·戎器》:“《御覽》引《風俗通》:‘白間,古弓名。’”
(2).窗。《文選·何晏<景福殿賦>》:“皎皎白閒,離離列錢。” 張銑 注:“白閒,窻也,以白涂之,畫為錢文。” 唐 杜甫 《往在》詩:“當寧陷玉座,白間剝畫蟲。” 宋 文天祥 《正氣歌》序:“單扉低小,白間短窄。” 明 王志堅 《表異錄·室堂》:“窗曰疏寮……又曰白閒。”
成語(Idiom):白閑
發音(Pronunciation):bái xián
基本含義(Basic Meaning):白白浪費時間,沒有做有意義的事情。
詳細解釋(Detailed Explanation):白閑是由兩個漢字組成的成語。白指空白、沒有意義的,閑指沒有事情做、空閑的。白閑表示浪費時間,沒有做有意義的事情,對于個人的發展和社會的進步沒有任何幫助。
使用場景(Usage Scenarios):白閑一般用來形容某人沒有好好利用時間,沒有去做有意義的事情。可以用在工作、學習、生活等方面,表示對于重要的事情沒有付出努力,只是虛度光陰。
故事起源(Story Origin):白閑這個成語最早出現在《左傳·哀公十九年》中。故事講述了楚國的大夫子申包胥從楚國出使晉國,途中遇到了晉國的宰相荀息。荀息詢問申包胥為什么來晉國,申包胥回答說:“我白閑了,所以來晉國。”這個故事中,申包胥用“白閑”來表示自己沒有實際的事情要做,只是無所事事。
成語結構(Structure of the Idiom):白閑是由形容詞“白”和形容詞“閑”組成的。
例句(Example Sentences):
1. 他整天只知道玩游戲,真是白閑了。
2. 別再白閑時間了,趕緊找份工作吧。
記憶技巧(Memory Techniques):可以將“白閑”與“白白浪費時間”進行聯想,幫助記憶這個成語的含義。
延伸學習(Extended Learning):了解更多關于時間管理和有效利用時間的方法,可以提高自己的工作效率和生活質量。
舉例不同年齡層學生對這個詞語的造句:
1. 小學生:今天放學后我不想白閑,要去參加繪畫課程。
2. 初中生:考試即將來臨,我不能再白閑了,要好好復習。
3. 高中生:放假期間我不想白閑,決定去參加志愿者活動。
4. 大學生:畢業后我不想白閑,要找一份對口的工作。
5. 成年人:工作之余,我不想白閑,要充實自己,提升個人能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