平下
基本解釋
平坦在下。 南朝 陳 徐陵 《麈尾銘》:“員上天形,平下地勢。爰有妙物,窮茲巧制。”
成語(Idiom):平下
發音(Pronunciation):píng xià
基本含義(Basic Meaning):指平息下來,平定下來。
詳細解釋(Detailed Explanation):平下是一個由動詞“平”和副詞“下”組成的成語。平下的基本含義是指平息下來,平定下來。它表示某種局勢或情況經過一段時間的變動或動蕩后,最終得到了平穩和安定。
使用場景(Usage Scenarios):平下常用于形容戰爭、沖突、爭議等局勢的結束或平息,也可以用于描述人們的情緒或心態的平靜下來。此外,平下也可以用于形容某種事物或現象的穩定和安定。
故事起源(Story Origin):關于平下的故事起源并不明確,但它常常出現在古代文學作品和歷史事件中,如《史記》、《資治通鑒》等。其中,平下的用法多與戰爭、政治動亂等相關,表示局勢最終得到了安定。
成語結構(Structure of the Idiom):平下是由兩個漢字組成的成語,其中“平”為動詞,表示平息;“下”為副詞,表示向下或結束。
例句(Example Sentences):
1. 經過多年的戰爭,終于平下了戰火,人民得到了和平。
2. 他經歷了一番波折后,心情漸漸平下來了。
3. 這個地區的經濟經過幾年的調整,終于平下來了。
記憶技巧(Memory Techniques):記憶平下可以通過將“平”字和“下”字進行聯想,想象一個平穩的地面上有個向下的箭頭,表示局勢平息下來。另外,可以嘗試使用這個成語造句,加深記憶。
延伸學習(Extended Learning):了解更多與平下相關的成語,如“平步青云”、“平心而論”等,可以進一步拓展對成語的理解和應用。
舉例不同年齡層學生對這個詞語的造句:
1. 小學生(6-12歲):經過老師的調解,同學們的矛盾最終平下來了。
2. 初中生(13-15歲):經過幾次激烈的辯論,同學們的觀點漸漸平下來了。
3. 高中生(16-18歲):經過一段時間的冷處理,他們之間的矛盾平下來了,重新成為朋友。
4. 大學生(19-22歲):經過幾個月的努力,他們終于平下了心態,開始專注于學業。
希望以上的學習指南能夠幫助你全面了解和記憶“平下”這個成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