表則
成語(Idiom):表則
發音(Pronunciation):biǎo zé
基本含義(Basic Meaning):表面上的規則或準則
詳細解釋(Detailed Explanation):表則指的是表面上的規則或準則,即人們在行為上所遵循的一套表面規定的規則。它強調的是外表的形式和表面的規則,而不一定代表真實的內在情況。
使用場景(Usage Scenarios):表則通常用于描述人們只注重外表形式而忽視實質內容的情況。它可以用來批評那些只追求形式,不注重實質的人或行為。
故事起源(Story Origin):《論語·述而》中有一則故事,孔子曾經告誡弟子子貢,說:“君子不器。”子貢問:“何以器之?”孔子回答:“君子懷德,小人懷土。君子懷刑,小人懷惠。”這段話意味著君子注重內在品質、原則和道德,而小人則注重表面的形式和利益。從這個故事中,我們可以看出,表則的概念早在古代就有了。
成語結構(Structure of the Idiom):成語“表則”由兩個漢字組成,其中“表”表示外表、表面,“則”表示規則、準則。
例句(Example Sentences):
1. 他只注重表面形式,完全忽視了問題的本質,真是太表則了。
2. 這個公司的管理層只追求形式,忽視了員工的實際需求,太過于表則了。
記憶技巧(Memory Techniques):可以將“表則”與“表面規則”聯想起來,想象一個人只注重外表形式而不關心內在實質,這樣就能更容易記住這個成語的含義。
延伸學習(Extended Learning):如果你對成語“表則”感興趣,可以進一步學習與之相關的成語,如“形式主義”、“表里不一”等。
舉例不同年齡層學生對這個詞語的造句:
1. 小學生:老師只看到我寫的作業很整齊,卻沒看到我理解得不好,真是太表則了。
2. 初中生:班里有些同學只注重考試成績,而不注重學習的過程,太過于表則了。
3. 高中生:有些政府官員只追求政績,不關心民生問題,太過于表則了。
4. 大學生:有些企業只注重宣傳和形象,卻不注重產品質量,太過于表則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