成語(Idiom):錦囊還矢
發音(Pronunciation):jǐn náng huán shǐ
基本含義(Basic Meaning):指答應別人的請求或幫助,一定要履行承諾。
詳細解釋(Detailed Explanation):錦囊,古代官員出使時攜帶的裝有密信或者重要文件的袋子。還矢,原指還箭,后引申為履行承諾。成語“錦囊還矢”形容答應別人的請求或幫助后,一定要履行承諾,不能食言。
使用場景(Usage Scenarios):用于形容答應別人的請求或幫助之后,一定要履行承諾的情況。可以用于日常生活中的承諾、合同、約定等方面。
故事起源(Story Origin):相傳,戰國時期,齊國有個名叫孟嘗君的官員,有一天他收到了一個攜帶錦囊的使者。錦囊里裝著一封密信,信中請求孟嘗君幫助。孟嘗君讀完信后,答應了請求。不久后,孟嘗君收到了另一個使者送來的一支箭,箭上有字:“錦囊還矢”。這支箭是發信人還給孟嘗君的,意思是他履行了承諾,還回了孟嘗君的錦囊。從此以后,人們用“錦囊還矢”來形容答應別人的請求或幫助之后,一定要履行承諾的情況。
成語結構(Structure of the Idiom):主謂結構。
例句(Example Sentences):
1. 他向我求助,我答應了他,這次一定要錦囊還矢。
2. 我們簽訂的合同是雙方約定的,雙方都應該錦囊還矢。
記憶技巧(Memory Techniques):可以將“錦囊還矢”想象成一個人拿著錦囊的動作,然后再想象他履行承諾的動作,從而記住這個成語的含義。
延伸學習(Extended Learning):可以學習其他相關的成語,如“有求必應”、“言而有信”等,了解它們的區別和使用場景。
舉例不同年齡層學生對這個詞語的造句:
1. 小學生:老師讓我幫忙整理教室,我答應了,一定要錦囊還矢。
2. 初中生:我答應了朋友的請柬,一定要錦囊還矢,參加他的生日派對。
3. 高中生:我答應了家長的要求,一定要錦囊還矢,認真學習,取得好成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