舊帙
基本解釋
舊書。帙,書衣。 明 謝文洊 《元日夜坐》詩:“濩落寄荒園,饑寒守舊帙。”
成語(Idiom):舊帙
發(fā)音(Pronunciation):jiù zhì
基本含義(Basic Meaning):指舊書、舊帙。比喻古代的學問、知識。
詳細解釋(Detailed Explanation):舊帙,帙(zhì)是古代用來存放書籍、文書的袋子,舊帙指的是舊的書籍。這個成語比喻古代的學問、知識,也可以指過時的學問、知識。
使用場景(Usage Scenarios):可以用來形容某些學問、知識已經(jīng)過時,不再適用于現(xiàn)代社會的情況。也可以用來形容某人的學問、知識過時,不再具備競爭力。
故事起源(Story Origin):舊帙這個成語最早出現(xiàn)在《禮記·玉藻》一篇中,原文是:“丘也博學而時習之,不亦說乎?博學于文,約之以禮,亦可以弗畔矣夫。樂也,詩也,書也,禮也,樂也,詩也,書也,禮也,所以教化也。帙封而藏之,教之宜也。”這個故事告訴我們,古代的學問是需要不斷學習的,同時也需要用禮儀來約束。而舊帙則是用來封存、保管古代書籍的袋子,所以成為了比喻古代學問的成語。
成語結構(Structure of the Idiom):舊帙是一個形容詞短語,由“舊”和“帙”兩個字組成。
例句(Example Sentences):
1. 這本書已經(jīng)是舊帙了,里面的知識已經(jīng)過時了。
2. 她的學問還停留在幾十年前,完全是舊帙。
3. 這個觀點已經(jīng)是舊帙了,現(xiàn)在的科學已經(jīng)有了更先進的理論。
記憶技巧(Memory Techniques):可以將“舊帙”與“舊書”聯(lián)系在一起,因為帙是古代存放書籍的袋子,所以舊帙就是舊的書籍。這樣可以更容易記住這個成語的含義。
延伸學習(Extended Learning):了解更多關于古代書籍、文化的知識,可以更好地理解舊帙這個成語的含義。
舉例不同年齡層學生對這個詞語的造句:
1. 小學生:我家的書架上有一本舊帙,是爺爺奶奶的舊書。
2. 初中生:這本教材已經(jīng)是舊帙了,里面的知識已經(jīng)過時。
3. 高中生:這個理論已經(jīng)是舊帙了,現(xiàn)在的科學已經(jīng)有了更先進的理論。
4. 大學生:他的學問還停留在幾十年前,完全是舊帙。
5. 成人:這個觀點已經(jīng)是舊帙了,現(xiàn)在的社會已經(jīng)發(fā)生了很大的變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