麥粞
成語(Idiom):麥粞(mài líng)
發音(Pronunciation):mài líng
基本含義(Basic Meaning):形容人或事物干瘦、貧弱。
詳細解釋(Detailed Explanation):麥粞是由“麥”和“粞”兩個字組成的成語。麥指的是麥子,粞指的是糠秕,糠秕是麥子加工后剩下的粗糧,質地干瘦、貧弱。因此,麥粞這個成語形容一個人或事物瘦弱、貧弱。
使用場景(Usage Scenarios):麥粞一詞常用于形容人的身體狀況或事物的質量。例如,可以用來形容一個人身體瘦弱、缺乏力量,或者用來形容物品質量差,不結實。
故事起源(Story Origin):麥粞一詞最早出現在《左傳·哀公十四年》中。據說,齊國有一個叫做麥粞的人,他因為身體瘦弱、貧弱而得名。后來,人們用“麥粞”來形容瘦弱、貧弱的人或事物。
成語結構(Structure of the Idiom):麥粞是一個形容詞+名詞的結構,表示貧弱、瘦弱的狀態。
例句(Example Sentences):
1. 他身體麥粞,一點力氣都沒有。
2. 這個木椅子太麥粞了,坐上去一點也不結實。
記憶技巧(Memory Techniques):可以通過聯想記憶來記憶這個成語??梢韵胂笠粋€人身體瘦弱、貧弱的樣子,然后將其與麥粞這個詞語聯系起來。可以畫一個瘦弱的人,身上有一堆麥子和糠秕,以幫助記憶。
延伸學習(Extended Learning):可以進一步學習與麥粞相關的成語,例如“瘦骨嶙峋”、“瘦骨如柴”等,以擴展對瘦弱、貧弱狀態的描述。
舉例不同年齡層學生對這個詞語的造句:
1. 小學生:他雖然個子小,但是很麥粞,一點力氣都沒有。
2. 初中生:這個籃球很麥粞,打起來沒有彈性。
3. 高中生:他一直麥粞的樣子,沒有鍛煉身體的習慣。
4. 大學生:這個電腦太麥粞了,性能太差,根本用不了多久。
希望以上學習指南對你有所幫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