擊目
基本解釋
目擊,目睹。《五燈會元·九峰虔禪師法嗣·禾山無殷禪師》:“問:‘尊者撥眉擊目,視 育王 時如何?’師曰:‘即今也恁么。’”
成語(Idiom):擊目
發音(Pronunciation):jī mù
基本含義(Basic Meaning):直截了當地打擊對方的眼睛,比喻言辭或行動尖銳、刺激,能刺痛人心。
詳細解釋(Detailed Explanation):擊目是由兩個漢字組成的成語,其中“擊”意為打擊,攻擊,“目”指眼睛。擊目的意思是直接打擊對方的眼睛,使其感到痛苦和不適。在語境中,擊目表示言辭或行動刺人心扉,能夠讓人感到刺痛和傷感。
使用場景(Usage Scenarios):擊目這個成語通常用于形容言辭或行動尖銳、刺激,能夠直擊人心的情況。它可以用于描述一些言辭激烈的辯論,揭示出對方的弱點和痛處。也可以用于形容一些尖銳而有力的批評或指責,能夠讓人深感不安和痛苦。
故事起源(Story Origin):擊目這個成語的故事起源于《左傳·莊公四年》。故事中,晉國大夫荀息在公開場合諷刺了晉國的國君莊公,莊公感到非常尷尬和痛苦,因此他下令將荀息的眼睛剜出來。這個故事成為了擊目這個成語的來源,寓意著直接打擊對方眼睛,使其感到痛苦和尷尬。
成語結構(Structure of the Idiom):擊目是由兩個漢字組成的成語,其中“擊”意為打擊,攻擊,“目”指眼睛。它的結構簡單明了,容易理解和記憶。
例句(Example Sentences):
1. 他的言辭尖銳而刺激,直接擊目,讓人感到無法忍受。
2. 這篇文章擊目而有力,揭示了社會問題的嚴重性。
3. 在辯論中,他用尖銳的言辭直接擊目,讓對方無法反駁。
記憶技巧(Memory Techniques):可以通過聯想記憶的方式來記憶擊目這個成語。可以想象一個人用力擊打對方的眼睛,使其感到痛苦和刺激,從而形成了這個成語的含義和形象。
延伸學習(Extended Learning):如果你對成語感興趣,可以繼續學習其他與擊目相關的成語,如“目中無人”、“目不識丁”等。這些成語都與眼睛有關,可以幫助你更好地理解和運用擊目這個成語。
舉例不同年齡層學生對這個詞語的造句:
1. 小學生(年齡:10歲):他的話語直接擊目,讓我感到很難過。
2. 初中生(年齡:14歲):老師的批評直接擊目,讓我反思自己的不足。
3. 高中生(年齡:17歲):他的評論直擊人心,引起了很多爭議。
4. 大學生(年齡:20歲):這部電影用尖銳的鏡頭擊目,讓觀眾深受觸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