食祿
成語(Idiom):食祿(shí lù)
發音(Pronunciation):shí lù
基本含義(Basic Meaning):指靠著公家的俸祿來養活自己,沒有實際工作或創造財富的能力。
詳細解釋(Detailed Explanation):食祿是由“食”和“祿”兩個字組成的成語。食祿原指依靠官府的俸祿過活,沒有實際工作或創造財富的能力。現在泛指依賴他人提供的資源或權力來維持生活,缺乏自立自強的精神。
使用場景(Usage Scenarios):食祿常用于貶義,形容那些依賴他人資源或權力而沒有實際能力的人。可以用來批評那些只會靠關系和權勢來謀取利益的人。
故事起源(Story Origin):食祿一詞最早見于《孟子·公孫丑上》:“食祿而不臣,飲酒而不振。”這句話是孟子批評公孫丑的行為,意思是他只會享受俸祿和飲酒,卻沒有為國家和人民做出實際貢獻。后來,“食祿”被引申為貶義詞,形容那些只會依靠他人資源而沒有實際能力的人。
成語結構(Structure of the Idiom):主謂結構,由動詞“食”和名詞“祿”組成。
例句(Example Sentences):
1. 他一直食祿在家,從來沒有實際工作過。
2. 這位官員一心只想食祿享福,對人民的需求毫不關心。
記憶技巧(Memory Techniques):可以將“食祿”拆分成“食”和“祿”來記憶。食代表吃飯,祿代表俸祿。通過聯想,想象一個人只會靠著吃飯來維持生活,沒有實際工作的能力,就是一個食祿的人。
延伸學習(Extended Learning):可以學習其他與食祿相關的成語,如“吃閑飯”、“靠山吃山,靠水吃水”等,了解更多有關依賴他人資源而缺乏實際能力的表達方式。
舉例不同年齡層學生對這個詞語的造句:
1. 小學生:他整天只知道食祿,不去努力學習。
2. 初中生:那個官員一直食祿在家,從來沒有為人民做過實事。
3. 高中生:他只會依靠家里的資源,完全是一個食祿的人。
4. 大學生:我們不能只靠父母的經濟支持,要努力實現自己的價值,不做食祿的人。
希望這個學習指南能夠幫助你更好地理解和運用“食祿”這個成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