為淵敺魚,為叢敺爵
基本解釋
語出《孟子·離婁上》:“為淵敺魚者,獺也;為叢敺爵者,鸇也;為 湯 武 敺民者, 桀 與 紂 也。”《晉書·段灼傳》引作“為川驅魚,為藪驅雀”。敺,比喻為政不善,人心渙散,使百姓投向敵方。 清 薛福成 《請豁除舊禁招徠華民疏》:“奸胥劣紳,且得窺其罅以滋擾累,為淵敺魚,為叢敺爵,甚非計也。” 新廣東武生 《黃蕭養回頭》:“大小文武官員,都是助 紂 為虐,為淵敺魚,為叢敺雀,立意藉端,陷害良民。” 毛澤東 《論反對日本帝國主義的策略》:“關門主義‘為淵驅魚,為叢驅雀’,把‘千千萬萬’和‘浩浩蕩蕩’都趕到敵人那一邊去,只博得敵人的喝采。” 清 蒲松齡 《聊齋志異·恒娘》:“朝夕而絮聒之,是為叢驅雀,其離滋甚耳!” 文公直 《廣州新軍起義》:“ 張彪 日以革除富有新思想之官兵為事,乃愈革愈使軍心攜貳,愈益趨向革命,不僅不能遏止絲毫,且徒為淵驅魚。”
成語(Idiom):為淵敺魚,為叢敺爵
發音(Pronunciation):wéi yuān qiāo yú,wéi cóng qiāo jué
基本含義(Basic Meaning):為了救一個落入深淵的魚,而放棄了整群的魚;為了救一個被困在叢林中的爵位,而放棄了整個叢林。
詳細解釋(Detailed Explanation):這個成語用來形容為了追求個別的利益而犧牲整體的利益,或者為了追求短期的利益而放棄長遠的利益。它強調了個人私利與集體利益之間的矛盾和沖突。
使用場景(Usage Scenarios):這個成語可以用來批評那些只顧個人利益而忽視集體利益的人,或者用來警示人們不要為了眼前的利益而忽視長遠的發展。
故事起源(Story Origin):這個成語的故事源于《莊子·德充符》。故事中,一位叫充符的人在淵邊發現了一條小魚,他為了救這條小魚,不顧一群魚的生死,將它撈了上來。后來,充符又在叢林中看到了一個爵位被困的人,為了救他,他放棄了整個叢林。這個故事告訴人們不要為了追求個別的利益而犧牲整體的利益。
成語結構(Structure of the Idiom):為 + 淵 + 敺 + 魚,為 + 叢 + 敺 + 爵
例句(Example Sentences):
1. 他為了追求個人的利益,不顧公司的整體利益,真是為淵敺魚,為叢敺爵。
2. 政府不能為了一家企業的利益而犧牲整個產業的發展,這是為淵敺魚,為叢敺爵的做法。
記憶技巧(Memory Techniques):可以把“為淵敺魚,為叢敺爵”這個成語分成兩部分來記憶。第一部分“為淵敺魚”可以理解為為了救一個落入深淵的魚,而放棄了整群的魚;第二部分“為叢敺爵”可以理解為為了救一個被困在叢林中的爵位,而放棄了整個叢林。通過將成語與具體的情境聯系起來記憶,可以更容易記住和理解其含義。
延伸學習(Extended Learning):可以進一步學習其他類似的成語,如“損人利己”、“小巫見大巫”等,來豐富對于個人私利與集體利益關系的理解。
舉例不同年齡層學生對這個詞語的造句:
1. 小學生:他為了吃到一個蘋果,不顧其他同學的感受,真是為淵敺魚,為叢敺爵。
2. 初中生:為了追求自己的利益,他不顧社團的整體利益,真是為淵敺魚,為叢敺爵。
3. 高中生:政府不能為了一家企業的利益而犧牲整個行業的發展,這是為淵敺魚,為叢敺爵的做法。
4. 大學生:為了追求個人的名利,他不顧家人的感受,真是為淵敺魚,為叢敺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