長路
基本解釋
遠路。 三國 魏 曹植 《贈白馬王彪》詩:“收淚即長路,援筆從此辭。”《敦煌曲子詞·菩薩蠻》:“唯念離別苦,努力登長路。”《初刻拍案驚奇》卷四:“只見途間一人頭戴氈笠,身背皮囊,滿身灰塵,是個慣走長路的模樣。”
成語(Idiom):長路
發音(Pronunciation):cháng lù
基本含義(Basic Meaning):指路程遙遠,需要長時間才能到達目的地。
詳細解釋(Detailed Explanation):長路是一個形容詞性成語,用來形容路程遙遠,需要花費很長時間才能到達目的地。它不僅僅指實際上的路程長,還可以用來比喻事情的進展緩慢,需要經歷漫長的時間和艱難的過程才能取得成功。
使用場景(Usage Scenarios):長路常常用來形容人們的奮斗歷程、事業的發展以及追求目標的過程。它可以用在各種場景中,例如描述一個人通過長時間的學習和努力成為專家,或者形容一個企業經過多年的發展才取得成功。
故事起源(Story Origin):《史記·孟子荀卿列傳》中有一則故事,講述了孟子和荀卿的一次旅行。他們在路上遇到了一位老人,孟子問老人道:“我聽說您是個智者,請問什么樣的人才能在世界上取得成功?”老人回答說:“只有那些能夠堅持不懈地走完長路的人,才能取得真正的成功。”這個故事傳承下來,成為了長路這個成語的起源。
成語結構(Structure of the Idiom):長路是一個由兩個漢字組成的成語,其中“長”表示長遠的意思,“路”表示道路。結合在一起,表示路程遙遠。
例句(Example Sentences):
1. 他經過多年的努力和奮斗,終于走完了一條漫長的長路。
2. 這個項目需要我們付出很多時間和精力,但只要堅持下去,我們一定能走到成功的盡頭。
記憶技巧(Memory Techniques):可以將成語“長路”與長長的路程聯系在一起來記憶。想象自己在走一條很長的路,需要花費很長時間才能到達目的地,這樣可以幫助記住長路的含義。
延伸學習(Extended Learning):如果你對成語感興趣,可以學習其他與路程相關的成語,例如“一路順風”、“馬不停蹄”等等。
舉例不同年齡層學生對這個詞語的造句:
1. 小學生(6-12歲):我們要堅持學習,因為知識的獲取是一條長路。
2. 初中生(13-15歲):為了實現自己的夢想,我們必須勇敢地走上一條漫長的長路。
3. 高中生(16-18歲):考大學是一條非常長的路,我們需要付出很多努力來取得好成績。
4. 大學生(19-22歲):大學生活是一段充滿挑戰和機遇的長路,我們要珍惜每一天。
5. 成年人(23歲及以上):事業的成功需要經歷許多困難和挫折,這是一條漫長的長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