涂覯
成語(Idiom):涂覯(tú gū)
發音(Pronunciation):tú gū
基本含義(Basic Meaning):指人的言行舉止荒唐愚昧,不合常理。
詳細解釋(Detailed Explanation):涂覯是由“涂”和“覯”兩個字組成的成語。涂,指涂改、亂涂;覯,指犯規、違反規定。涂覯形容人的言行舉止荒唐愚昧,不合常理,違反道德規范。
使用場景(Usage Scenarios):涂覯常用于批評、諷刺或嘲笑某人的荒謬行為或愚蠢舉止。可以用來形容一個人的言行舉止不合適,違反常理,甚至違法亂紀。
故事起源(Story Origin):涂覯的故事起源于《莊子·天運篇》。故事講述了一個人在冒險逃亡的過程中,因為違反規定而被追捕。他用油涂抹自己的臉,以掩蓋自己的真實面貌,結果被捉住后,油被洗掉,真實的面貌暴露了出來。這個故事用來比喻那些以欺騙、犯規的方式來掩蓋自己的真實行為和內心的人。
成語結構(Structure of the Idiom):涂覯屬于形容詞性的成語,由兩個漢字組成。
例句(Example Sentences):
1. 他的行為真是涂覯至極,完全不顧他人的感受。
2. 這個政府官員竟然敢公然涂覯法律,簡直是無法容忍的行為。
記憶技巧(Memory Techniques):可以把涂覯想象成一個人在臉上亂涂亂畫,以掩蓋自己的真實面貌,從而引發了荒唐愚昧的行為。
延伸學習(Extended Learning):可以通過學習涂覯的故事和相關例句,了解更多關于這個成語的使用方式和背后的文化內涵。
舉例不同年齡層學生對這個詞語的造句:
1. 小學生:他的涂覯行為讓老師很生氣。
2. 初中生:有些同學為了逃避責任,常常使用涂覯的手段。
3. 高中生:政府官員涂覯的行為嚴重損害了人民的利益。
4. 大學生:在職場上,涂覯的行為會讓你失去信任和機會。
5. 成年人:我們應該堅守道德底線,遠離涂覯的行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