寧和
基本解釋
安寧和平。《南齊書·武帝紀贊》:“北懷戎款,南獻夷歌。市朝晏逸,中外寧和。”
成語(Idiom):寧和
發音(Pronunciation):níng hé
基本含義(Basic Meaning):寧愿和平相處,避免沖突和爭斗。
詳細解釋(Detailed Explanation):寧和是一個由兩個漢字組成的成語,寧意為寧愿、寧可,和意為和平、和諧。寧和的基本含義是寧愿選擇和平相處,避免沖突和爭斗。它強調了和平與協調的重要性,傳達出一種追求和諧相處的價值觀。
使用場景(Usage Scenarios):寧和常用于勸導人們在糾紛和爭議中保持冷靜,尋求和解和妥協的方式。它適用于各種場景,包括個人關系、社交交往、國際關系等。在處理矛盾和沖突時,使用寧和來表達自己的立場可以傳達出一種平和、理性和包容的態度。
故事起源(Story Origin):寧和這個成語最早出現在《禮記·大學》一書中,是孔子弟子曾子的名言。曾子是孔子的學生之一,他在《大學》一書中提到:“寧可玉碎,不可瓦全。”這句話表達了曾子寧愿選擇犧牲自己的利益,也不愿意讓整個社會受到傷害的精神。后來,這句話演變為成語寧和,用來強調和平與協調的重要性。
成語結構(Structure of the Idiom):寧和由兩個漢字組成,分別是寧和。其中,寧為形聲字,由宀(寶蓋頭)和心(心臟)組成,表示安定、寧靜;和為會意字,由禾(莊稼)和口(嘴巴)組成,表示人們在一起和諧相處。
例句(Example Sentences):
1. 他們之間發生了爭執,但最終選擇寧和相處。
2. 在處理糾紛時,我們應該以寧和為原則,尋求雙贏的解決方案。
記憶技巧(Memory Techniques):可以通過聯想記憶來記憶寧和這個成語。可以想象一個人站在一片和諧的田野上,寧靜地享受著寧和的美好。這種聯想可以幫助記憶成語的含義和形象。
延伸學習(Extended Learning):你可以進一步學習與寧和相關的成語和詞語,例如寧死不屈、寧缺勿濫等。這些成語和詞語都與寧愿選擇某種狀態或行為有關,可以幫助你更好地理解和運用寧和這個成語。
舉例不同年齡層學生對這個詞語的造句:
小學生:我和同學之間有矛盾,但我寧和他們和好如初。
中學生:寧和是我們班級的核心價值觀,我們要以和平相處為目標。
大學生:在處理社團內部的糾紛時,我們應該寧和為先,追求團隊的和諧發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