弓藏
基本解釋
《史記·淮陰侯列傳》:“上令武士縛 信 ,載后車。 信 曰:‘果若人言,狡兔死,良狗亨;高鳥盡,良弓藏;敵國破,謀臣亡。天下已定,我固當亨!’”后因以“弓藏”指功成被棄。 宋 孫光憲 《北夢瑣言》卷三:“ 李太師 建定難之勛,懷弓藏之慮,武寧保境,止務圖存。” 清 吳偉業 《戲題士女圖·一舸》詩:“霸 越 亡 吳 計已行,論功何物賞傾城, 西施 亦有弓藏懼,不獨 鴟夷 變姓名。”
成語(Idiom):弓藏
發音(Pronunciation):gōng cáng
基本含義(Basic Meaning):指隱藏實力,暗中準備。
詳細解釋(Detailed Explanation):弓藏這個成語由兩個部分組成,弓和藏。弓是一種武器,隱藏在弓套中,不易被察覺。而藏則表示隱藏、隱蔽的意思。因此,弓藏這個成語的基本含義是指隱藏實力,暗中準備。
使用場景(Usage Scenarios):弓藏這個成語常用于形容人在表面上看起來平凡無奇,但實際上卻具備強大的實力或才能。例如,一個平時不起眼的學生在考試中一舉奪魁,就可以形容他“弓藏”,出人意料地展現出了自己的才華。
故事起源(Story Origin):關于弓藏成語的故事起源有多種說法,其中一種較為流傳的說法是源于《左傳·昭公十一年》。故事中,昭公是一個智勇雙全的國君,但他從不在朝廷上表現出自己的才能,而是故意隱藏實力。這樣,他就能在外敵入侵時出奇制勝,保衛國家。
成語結構(Structure of the Idiom):弓藏是一個動賓結構的成語,其中“弓”是動詞,表示隱藏;“藏”是賓語,表示實力或才能。
例句(Example Sentences):
1. 他平日里看起來很普通,但實際上他弓藏,是個天才。
2. 這支隊伍弓藏,實力遠超其他對手。
記憶技巧(Memory Techniques):可以將“弓藏”與“隱藏實力”進行聯想,想象一個人在背后藏著一把弓,準備隨時展示實力。
延伸學習(Extended Learning):如果你對成語感興趣,可以進一步學習其他與實力、隱藏相關的成語,例如“暗度陳倉”、“錦上添花”等。
舉例不同年齡層學生對這個詞語的造句:
1. 小學生(6-12歲):他平時看起來很普通,但實際上他弓藏,考試總是拿高分。
2. 初中生(13-15歲):這個學生平時很低調,但是他弓藏,畫畫的水平非常高。
3. 高中生(16-18歲):他從小就喜歡弓藏,一直默默努力,現在終于考上了理想的大學。
4. 大學生(19-22歲):他外表看起來很普通,但他弓藏,實際上是個編程天才,寫出了很多優秀的軟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