立表下漏
基本解釋
設置日晷、漏刻以計時。《史記·司馬穰苴列傳》:“ 穰苴 先馳至軍,立表下漏待 賈 。” 司馬貞 索隱:“立表,謂立木為表以視日景;下漏,謂下漏水以知刻數也。”
成語(Idiom):立表下漏
發音(Pronunciation):lì biǎo xià lòu
基本含義(Basic Meaning):指事物表面現象看似正常,實際上存在著隱藏的問題或缺陷。
詳細解釋(Detailed Explanation):立,指豎立;表,指鐘表;下,指下面;漏,指漏洞。成語中的“立表”是指將鐘表豎立起來,而“下漏”則表示鐘表底部存在著漏洞。整個成語的意思是指事物表面上看似正常,實際上存在著隱藏的問題或缺陷。
使用場景(Usage Scenarios):常用于形容事物表面雖然看起來很完美,但實際上存在著不容忽視的問題或隱患。
故事起源(Story Origin):《左傳·僖公二十五年》中有這樣一則故事:春秋時期,魯國的僖公派遣士人請教鐘表制作技術,希望能夠制作出精準的鐘表。士人制作的鐘表看起來非常完美,但每當夜晚鐘表響起時,底部總會有水漏出來。有一次,僖公親自聽鐘,發現鐘表底部有水漏出,于是問士人:“鐘表為何會有水漏出?”士人回答:“這是鐘表的特性,無法避免。”僖公不滿意這個回答,認為士人制作的鐘表不夠精確,于是就有了“立表下漏”這個成語。
成語結構(Structure of the Idiom):動賓結構。
例句(Example Sentences):
1. 他雖然工作表現出色,但在人際關系上卻立表下漏。
2. 這家公司外表看起來很成功,實際上卻立表下漏,財務狀況很不穩定。
記憶技巧(Memory Techniques):可以聯想“立表”為鐘表豎立起來,“下漏”為鐘表底部漏洞,通過聯想幫助記憶這個成語的含義。
延伸學習(Extended Learning):可以進一步了解中國古代鐘表制作技術的發展歷史,以及其他類似含義的成語,如“表里如一”、“表里不一”等。
舉例不同年齡層學生對這個詞語的造句:
1. 小學生(8歲):他的作業雖然寫得很認真,但老師發現他的字寫得很亂,立表下漏。
2. 初中生(14歲):這部電影劇情看起來很有意思,但有些細節立表下漏,不夠連貫。
3. 高中生(17歲):她外表看起來很自信,實際上內心卻立表下漏,缺乏自信。
4. 大學生(20歲):這家公司市值很高,但財務報表顯示立表下漏,存在很大的風險。
5. 成年人(30歲):他雖然工作能力很強,但在人際關系上卻立表下漏,不夠善于溝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