攝論宗
攝論宗(shè lùn zōng)
發音:shè lùn zōng
基本含義:攝論宗是指一個人的言行舉止符合道德規范,有德行和學問的人。
詳細解釋:攝論宗一詞由“攝”、“論”和“宗”三個字組成。其中,“攝”指的是收斂、約束自己的行為和言辭;“論”表示以學問來論述事物;“宗”意味著以此為人生的宗旨。攝論宗形容一個人的品德高尚,言行充滿智慧和道德。
使用場景:攝論宗一詞常用于形容有德行、有學問的人。可以用于表揚他人的品德和學識,也可以用于自我要求和自我評價。
故事起源:攝論宗這個成語出自《論語·子罕篇》。其中有一段描述了孔子對自己的要求:“君子以文會友,以友輔仁。”這句話的意思是,君子要通過學問來結交朋友,通過朋友來輔助仁德。從這句話中可以看出,攝論宗的概念和孔子的思想有關。
成語結構:攝論宗的結構為“動詞+名詞+名詞”。
例句:
1. 他是我們學校的一位攝論宗,不僅學習成績優秀,而且為人謙和有禮。
2. 她的品德高尚,被大家稱為攝論宗。
記憶技巧:可以通過聯想記憶來記憶攝論宗這個成語。可以想象一個人站在高處,用學問來論述事物,同時舉止言行都非常得體,符合道德規范。
延伸學習:學習攝論宗這個成語可以引發對道德和學問的思考。可以通過閱讀經典著作、參加道德教育活動等方式來提升自己的品德和學識。
舉例不同年齡層學生對這個詞語的造句:
1. 小學生:老師說,我們要做攝論宗,要有禮貌,不欺負同學。
2. 初中生:我希望自己能成為一個攝論宗,不僅要學習好,還要關心他人。
3. 高中生:作為學生,我們應該努力成為攝論宗,不僅要有德行,還要有學問。
4. 大學生:在大學里,我們要努力培養自己成為攝論宗,為社會做出貢獻。
希望以上學習指南能夠幫助你更好地理解和應用攝論宗這個成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