詰詐
成語(Idiom):詰詐(jié zhà)
發音(Pronunciation):jié zhà
基本含義(Basic Meaning):指用言語或行為使對方陷入窘境,逼迫對方屈服。
詳細解釋(Detailed Explanation):詰詐是由“詰”和“詐”兩個字組成的成語。詰指質問、追問,詐指欺騙、誘騙。合在一起,表示通過質問或欺騙使對方無法應對,從而達到逼迫對方屈服的目的。
使用場景(Usage Scenarios):詰詐常用于形容某人用尖銳的言辭或欺騙手段使對方無法反駁或抵抗的情況。可以用于描述在辯論、談判或爭論中占據上風的一方。
故事起源(Story Origin):詰詐的起源可以追溯到中國古代的故事《詩經·小雅·谷風》中。故事講述了一個賢良的農夫因為忍受不了當地的苛捐雜稅而詰問國君的故事。他用尖銳的言辭質問國君,使國君無言以對,最終達到了減輕農民負擔的目的。
成語結構(Structure of the Idiom):詰詐是一個形容詞的結構,由兩個漢字組成。
例句(Example Sentences):
1. 他用詰詐的話語讓對方束手無策。
2. 在談判中,他總是善于運用詰詐的手段來達到自己的目的。
記憶技巧(Memory Techniques):可以將“詰詐”與“質問”和“欺騙”這兩個詞聯系起來,因為詰詐的含義就是通過質問或欺騙來逼迫對方屈服。
延伸學習(Extended Learning):了解更多相關的成語,例如“詭辯”、“強詞奪理”等,可以幫助拓展詞匯量和理解能力。
舉例不同年齡層學生對這個詞語的造句:
1. 小學生:他用詰詐的方式讓同學們都答應了他的要求。
2. 初中生:老師通過詰詐讓違紀的同學感到羞愧。
3. 高中生:他的辯論技巧非常高超,總是能用詰詐的方法擊敗對手。
4. 大學生:面對復雜的社會問題,我們不能僅僅依靠詰詐來解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