憶秦娥
基本解釋
(1).詞牌名。 唐 李白 詞有“秦娥夢斷秦樓月”句,故名。又名《秦樓月》、《雙荷葉》、《蓬萊閣》、《碧云深》、《花深深》等。雙調,有三十七字、三十八字、四十字、四十一字、四十六字,分平韻、仄韻兩體。參閱《詞譜》卷五。
(2).曲牌名。亦名《秦樓月》。屬商調,南、北曲均有。南曲用作引子,北曲用作小令。句法與詞同,亦或后闕有異。
成語(Idiom):憶秦娥(yì qín é)
發音(Pronunciation):yì qín é
基本含義(Basic Meaning):指懷念已逝的愛人或事物。
詳細解釋(Detailed Explanation):憶秦娥是一個典故,出自唐代杜牧的《秋夕》詩:“銀燭秋光冷畫屏,輕羅小扇撲流螢。天階夜色涼如水,臥看牽牛織女星。 作者懷念已故的妻子,在秋夜時思念往事,表達了對逝去的愛人的深深思念之情。后來,人們用“憶秦娥”來形容懷念已逝的愛人或事物。
使用場景(Usage Scenarios):憶秦娥常常用于描述對已逝的親人、愛人、故鄉或者過去的事物的思念之情。
故事起源(Story Origin):憶秦娥的故事起源于唐代杜牧的《秋夕》詩,杜牧在詩中懷念已故的妻子,借秋夜之景表達了對逝去愛人的思念之情。后來,這個典故被人們廣泛應用于描述懷念已逝的愛人或事物。
成語結構(Structure of the Idiom):憶秦娥是一個四個字的成語,由“憶”、“秦”、“娥”三個字組成。
例句(Example Sentences):
1. 他常常憶秦娥,懷念著他在故鄉的童年時光。
2. 每逢秋夜,她都會憶秦娥,思念著已故的丈夫。
記憶技巧(Memory Techniques):可以將“憶秦娥”這個成語與杜牧的《秋夕》詩聯系起來,通過了解詩歌的背景和情感表達,加深對這個成語的理解和記憶。
延伸學習(Extended Learning):可以進一步學習唐代文學和杜牧的其他作品,了解更多關于憶秦娥的文化內涵和歷史背景。
舉例不同年齡層學生對這個詞語的造句:
1. 小學生:我憶秦娥,想起了去年的暑假,和家人一起游玩的美好時光。
2. 初中生:她常常憶秦娥,懷念著小時候在農村過的自由快樂的日子。
3. 高中生:他深夜憶秦娥,思念著遙遠的故鄉和親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