母母
基本解釋
對夫兄之妻的稱呼。 宋 呂祖謙 《紫微雜記·家禮》:“ 呂 氏舊俗:母母受嬸房婢拜,以受其主母拜也。” 清 翟灝 《通俗編·稱謂》:“今俗,兄婦呼弟婦為嬸嬸,弟婦呼兄婦為姆姆,即母母也。”
成語(Idiom):母母
發音(Pronunciation):mǔ mǔ
基本含義(Basic Meaning):形容母親非常慈愛、寵愛自己的孩子。
詳細解釋(Detailed Explanation):母母是一個由同一個字重疊而成的成語,其中的“母”即指母親,表示母親對孩子的愛護和寵愛。重疊的字形成了一種強調的效果,強調母親對孩子的愛是非常深厚和無私的。
使用場景(Usage Scenarios):通常用于形容母親對孩子的寵愛和關愛程度非常高,也可以用來形容母愛的偉大和無私。
故事起源(Story Origin):母母這個成語的起源可以追溯到《左傳》中的一則故事。故事中,齊國公子糾因犯罪被囚禁,他的母親為了救他,每天都用自己的乳汁喂養囚犯,以保他的生命。這個故事表達了母親對孩子的愛是無私和偉大的。
成語結構(Structure of the Idiom):成語“母母”由兩個相同的字組成,形成了重疊的結構。
例句(Example Sentences):
1. 她對孩子真是母母,無論孩子犯了什么錯誤,她都會包容和原諒。
2. 這個孩子從小被母母寵愛,所以長大后有些任性和自私。
記憶技巧(Memory Techniques):可以通過將兩個“母”字重疊在一起的形狀,聯想到母親對孩子的愛是重疊和無盡的。
延伸學習(Extended Learning):可以進一步學習其他與親情和家庭相關的成語,如“父父”、“兄兄”等,來豐富對親情的認識和理解。
舉例不同年齡層學生對這個詞語的造句:
1. 小學生:我媽媽對我真是母母,每天都給我做好吃的。
2. 初中生:母母的愛讓我感到溫暖和安心。
3. 高中生:母母的寵愛也需要我們回報,我們要好好孝順父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