師旅
成語(Idiom):師旅
發(fā)音(Pronunciation):shī lǚ
基本含義(Basic Meaning):指軍隊出征或師徒結伴而行。
詳細解釋(Detailed Explanation):師旅是由兩個詞組成的成語,師指的是軍隊,旅指的是出征。這個成語形象地描述了軍隊出征或師徒結伴而行的情景。
使用場景(Usage Scenarios):師旅常用于形容軍隊出征的場景,也可以用來形容師徒結伴而行的情況。這個成語可以用在口語和書面語中。
故事起源(Story Origin):師旅這個成語源于《左傳·襄公二十九年》。當時,晉國出兵伐齊,齊國派出使者來勸阻。晉國的公子重耳聽從了使者的勸告,放棄了出征,最終成功地避免了一場戰(zhàn)爭。這個故事中的“師旅”一詞形容了晉國軍隊出征的情景。
成語結構(Structure of the Idiom):師旅是一個由兩個漢字組成的成語,沒有特定的結構。
例句(Example Sentences):
1. 那支師旅已經準備好出征了。
2. 師傅帶著徒弟一起旅行,真是一幅美好的師旅畫面。
記憶技巧(Memory Techniques):可以將“師旅”這個成語與軍隊出征的場景聯系起來,想象軍隊列隊出發(fā)的情景,以幫助記憶這個成語的含義。
延伸學習(Extended Learning):可以進一步學習與軍隊、出征相關的成語和詞語,如“征戰(zhàn)”、“行軍”等。
舉例不同年齡層學生對這個詞語的造句:
1. 小學生:我希望長大后能夠參加師旅,保衛(wèi)祖國。
2. 初中生:老師帶領我們一起旅行,真是一次美好的師旅經歷。
3. 高中生:這支師旅將會征戰(zhàn)四方,展現我國的軍隊實力。
4. 大學生:我和我的導師一起參加學術會議,這是一次有意義的師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