壘陳
成語(Idiom):壘陳(lěi chén)
發音(Pronunciation):lěi chén
基本含義(Basic Meaning):指一層層地疊加、堆積。
詳細解釋(Detailed Explanation):壘,疊加;陳,堆積。壘陳形容事物層層疊加、堆積,不斷增多。
使用場景(Usage Scenarios):常用于描述事物逐漸增多、積累的過程。也可以用來形容言論、證據等一一呈現出來。
故事起源(Story Origin):《左傳·哀公二十年》:“壘陳者,堆積而成。”成語出自《左傳》。原文是說在戰爭中,敵方將士堆積木頭,以攻擊我方城墻。后來,形容事物層層疊加、堆積的過程。
成語結構(Structure of the Idiom):動賓短語。
例句(Example Sentences):
1. 他們在會議上壘陳了一系列的問題。
2. 這本書壘陳了各種各樣的觀點,非常有啟發性。
記憶技巧(Memory Techniques):可以將“壘陳”與“堆積”進行聯想,形象地想象一座座疊加起來的堆積物,幫助記憶該成語的含義。
延伸學習(Extended Learning):可以進一步學習與“壘陳”相關的成語,如“層巒疊嶂”、“層見疊出”等,以豐富詞匯量。
舉例不同年齡層學生對這個詞語的造句:
1. 小學生(6-12歲):我在沙灘上壘陳了一座美麗的城堡。
2. 初中生(13-15歲):他們在報告中壘陳了許多有關環境保護的問題。
3. 高中生(16-18歲):這本書壘陳了不同學者對于這個問題的觀點。
4. 大學生及以上(19歲及以上):他們在會議上壘陳了一系列的證據,以證明自己的觀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