石甔
基本解釋
猶儋石。言俸祿少。甔即“儋”,容一石。語本《史記·淮陰侯列傳》:“守儋石之祿者。” 宋 韓維 《答公懿以屢游薛園見貽》詩:“伊予志巖壑,偶官祿石甔。”
成語(Idiom):石甔
發音(Pronunciation):shí tǎn
基本含義(Basic Meaning):指人的心地堅硬、不易被感動或改變。
詳細解釋(Detailed Explanation):石甔是由“石”和“甔”兩個字組成的成語。石指的是石頭,甔指的是石頭上的紋理。石甔比喻人的心地像石頭一樣堅硬,不易被感動或改變。這種心態通常指的是固執、頑固、不肯屈服的態度。
使用場景(Usage Scenarios):石甔常用于形容人的性格堅硬、不易妥協的情況。可以用來形容一個人在某個問題上持有自己的立場,不被外界的影響所動搖。
故事起源(Story Origin):石甔這個成語的故事起源于《戰國策·齊策一》。故事中,齊國有一個名叫孟嘗君的大臣,他曾經對齊國的君主說:“君主應該像石頭一樣堅硬,不為外界的言語所動搖。”于是,后來人們就用“石甔”來形容堅定不移的態度。
成語結構(Structure of the Idiom):主要由兩個漢字組成,結構簡單明了。
例句(Example Sentences):
1. 他的心地像石甔一樣,無論別人如何勸說都不會改變主意。
2. 她對待工作的態度很石甔,不管遇到什么困難都能堅持下去。
記憶技巧(Memory Techniques):可以將“石甔”聯想為一個堅硬的石頭,用來表示人的心地堅硬、不易被感動或改變的意思。
延伸學習(Extended Learning):可以進一步學習其他與人的性格和態度相關的成語,如“鐵石心腸”、“一心一意”等。
舉例不同年齡層學生對這個詞語的造句:
1. 小學生:他的心地像石甔一樣,不容易被別人的話影響。
2. 初中生:她的態度很石甔,不管別人怎么說她都不會改變主意。
3. 高中生:他的性格很石甔,所以在團隊合作中很難妥協。
4. 大學生:有些人的心地像石甔一樣,對待感情很冷漠。
5. 成年人:在面對困難時,我們要保持石甔的心態,堅持自己的信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