鹵拙
成語(Idiom):鹵拙(lǔ zhuō)
發(fā)音(Pronunciation):lǔ zhuō
基本含義(Basic Meaning):形容言談不靈活、笨拙。
詳細解釋(Detailed Explanation):鹵,指煮食品用的調味品,味道重且單一;拙,指笨拙、不靈活。鹵拙形容言談行動不靈活、笨拙。
使用場景(Usage Scenarios):常用于形容人的言談舉止不靈活、拙劣,或者指某人的技藝不高超、表達能力欠佳。
故事起源(Story Origin):鹵拙這個成語最早出現(xiàn)在《左傳·僖公十四年》中,原文是:“鹵拙無斗”。據說,當時齊國的大夫子賀跖因為言談不靈活而受到了他人的嘲笑。從此,人們把言談不靈活、笨拙的人稱為“鹵拙”。
成語結構(Structure of the Idiom):鹵拙是一個形容詞短語,由形容詞“鹵”和形容詞“拙”組成。
例句(Example Sentences):
1. 他的言談舉止總是鹵拙,缺乏靈活性。
2. 這位演講者雖然有才華,但卻顯得有些鹵拙。
記憶技巧(Memory Techniques):可以將“鹵”字聯(lián)想為鹵水,味道重且單一。而“拙”字可以聯(lián)想為笨拙、不靈活的意思。通過聯(lián)想鹵水的味道單一和笨拙的形象,幫助記憶成語的含義。
延伸學習(Extended Learning):可以學習其他與言談不靈活、拙劣相關的成語,如“口齒不清”、“言辭拙劣”等。
舉例不同年齡層學生對這個詞語的造句:
1. 小學生:他的回答總是鹵拙的,老師都不愿意點名他回答問題。
2. 初中生:他的演講雖然內容豐富,但是表達方式卻顯得鹵拙,沒有吸引觀眾的興趣。
3. 高中生:他在辯論賽中的發(fā)言鹵拙無力,沒有說服力,所以最終失去了比賽的機會。
4. 大學生:他的寫作水平鹵拙不堪,連基本的邏輯都無法表達清楚。
希望以上學習指南能對你有所幫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