認戶
基本解釋
指認賣的戶頭。《元典章·戶部八·私造酒曲依匿稅科斷》:“犯人正招:不合用鈔糴買米麯,醖造私酒,於打發到認戶,須內夾帶影射沽賣,不過營求微利,糊口而已。”
成語(Idiom):認戶
發音(Pronunciation):rèn hù
基本含義(Basic Meaning):認同別人的做法或觀點,接受他人的意見或建議。
詳細解釋(Detailed Explanation):認戶是一個由兩個字組成的成語,其中“認”指的是認同、接受,而“戶”表示家庭或家庭成員。認戶的含義是指認同別人的家庭或家庭成員,接受他人的意見或建議。
使用場景(Usage Scenarios):認戶常用于描述一個人在家庭、團隊或社會集體中接受他人的觀點、意見或建議的情況。這個成語可以用于表達一個人愿意接納他人的意見,尊重他人的觀點,以及與他人和諧相處的態度。
故事起源(Story Origin):認戶的故事起源于《史記·卷六十一·李斯列傳》中的一個故事。故事中,李斯是秦國的丞相,他經常與呂不韋商討國家大事。有一次,呂不韋提出了一個重要的建議,李斯認真聽取并采納了這個建議。呂不韋為此感到非常高興,他說:“今日之事,吾與公共之。吾以公之言,公亦以吾之言,此乃好事也。”這就是認戶成語的由來。
成語結構(Structure of the Idiom):認戶是一個動賓結構的成語,其中“認”是動詞,表示認同、接受;而“戶”是賓語,表示家庭或家庭成員。
例句(Example Sentences):
1. 在團隊中,我們應該相互認戶,共同合作,取得更好的成績。
2. 作為一個家庭成員,我們應該認戶,互相尊重,共同維護家庭的和諧。
3. 老師的建議非常有道理,我們應該認戶,積極改進自己的學習方法。
記憶技巧(Memory Techniques):可以通過聯想記憶來記憶認戶這個成語。可以想象一個人站在家門口,接受來自家人的意見或建議,表示他認同并接受家庭成員的意見。
延伸學習(Extended Learning):你可以進一步學習其他與家庭、團隊合作以及互相尊重相關的成語,如“和衷共濟”、“團結一致”、“和睦相處”等。
舉例不同年齡層學生對這個詞語的造句:
1. 小學生(6-12歲):我們應該認戶,互相幫助,共同完成作業。
2. 初中生(12-15歲):作為一個團隊,我們應該認戶,共同努力,取得好成績。
3. 高中生(15-18歲):作為家庭的一員,我們應該認戶,互相支持,共同度過困難時期。
4. 大學生(18-22歲):在團隊合作中,我們應該認戶,相互學習,共同進步。
5. 成年人(22歲以上):作為一個社會集體,我們應該認戶,合作共贏,共同發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