子午
基本解釋
(1).指南北。古人以“子”為正北,以“午”為正南。 唐 蘇颋 《唐長安西明寺塔碑》:“揆陰陽之中,居子午之直,叢依觀閣,層立殿堂。”《宋史·天文志一》:“ 南陽 孔定 製銅儀,有雙規,規正距子午以象天;有橫規,判儀之中以象地?!?康有為 《上清帝第六書》:“若針之子午未定,舵之東西游移,則徘徊莫適,悵悵何之?”
(2).指夜半和正午。舊時計時法,以夜間十一時至一時為“子”時,以白晝十一時至一時為“午”時。 唐 呂巖 《延壽》詩:“子午常餐日月精,玄關門戶啟還扃?!?br>(3).見“ 子午谷 ”。
英文翻譯
1.meridian
成語(Idiom):子午
發音(Pronunciation):zǐ wǔ
基本含義(Basic Meaning):指正午,也可以表示方向或時間的極點。
詳細解釋(Detailed Explanation):子午是由兩個漢字組成的成語,分別是“子”和“午”。其中,“子”表示時間上的第一時辰,即凌晨11點到1點;而“午”表示時間上的第七時辰,即中午11點到1點。因此,子午可以指正午這個特定的時間點,也可以表示方向或時間的極點。
使用場景(Usage Scenarios):子午這個成語常用于描述時間、方向或極點的含義。在時間方面,可以用來指正午這個具體的時間點;在方向上,可以表示南北方向;在極點上,可以表示事物或情況的極端狀態。
故事起源(Story Origin):子午這個成語的起源可以追溯到中國古代的天文學。在古代,中國人通過觀測太陽的位置來確定時間和方向。正午是太陽高懸的時候,因此被稱為“子午時”,其中“子”表示正午之前的時間,“午”表示正午之后的時間。后來,人們將“子午”引申為正午這個時間點,以及南北方向和極點的概念。
成語結構(Structure of the Idiom):子午是一個雙音節的成語,由兩個漢字組成。
例句(Example Sentences):
1. 他每天都在子午時分鍛煉身體。
2. 這個城市位于中國的子午線上。
3. 這個問題的答案可以說是在子午之間。
記憶技巧(Memory Techniques):可以通過聯想記憶的方式來記憶子午這個成語??梢韵胂筇栐谡绺邞业臉幼?,以及南北方向的極點。同時,可以利用時間和方向的概念來幫助記憶。
延伸學習(Extended Learning):了解更多與時間、方向和極點相關的成語和詞語,如“日出”、“東南西北”和“極端”。
舉例不同年齡層學生對這個詞語的造句:
1. 小學生:太陽在子午時分最亮。
2. 初中生:我們的學校位于子午線附近。
3. 高中生:這個問題的答案在子午之間,需要仔細考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