兇物
基本解釋
猶惡人。 南朝 宋 劉義慶 《世說新語·賞譽》:“ 王 劉 聽 林公 講, 王 語 劉 曰:‘向高坐者,故是兇物。’”
成語(Idiom):兇物
發音(Pronunciation):xiōng wù
基本含義(Basic Meaning):指兇險的東西或具有惡意的事物。
詳細解釋(Detailed Explanation):兇物是由“兇”和“物”兩個字組成的,其中,“兇”表示兇險、惡劣,“物”表示事物、物品。兇物指的是具有兇險性質或惡意的東西,常用來形容具有危害性或惡劣影響的事物。
使用場景(Usage Scenarios):兇物常用于描述某些不良或有害的事物,可以用來形容各種不好的東西,例如:兇險的動物、邪惡的計劃、危險的武器等。在日常生活中,我們可以用兇物來形容一些具有惡意或危險性的事物,提醒人們警惕和避免。
故事起源(Story Origin):關于兇物的故事起源較為模糊,但這個成語在古代文獻中出現過多次,如《莊子·天下篇》中有“兇物不加我”的記載。在古代,人們對兇險的事物非常警惕,因此形成了以“兇物”來形容具有惡意或危險性的事物的習慣用語。
成語結構(Structure of the Idiom):兇物是一個形容詞+名詞的結構,形容詞“兇”修飾名詞“物”,表示具有兇險性質或惡意的事物。
例句(Example Sentences):
1. 這只野獸是個兇物,大家要小心。
2. 這個計劃是個兇物,會給我們帶來很大的麻煩。
3. 這把刀是個兇物,一定要小心使用。
記憶技巧(Memory Techniques):可以通過將“兇物”與具有惡意或危險性質的事物聯系起來進行記憶,例如野獸、邪惡計劃、危險武器等。
延伸學習(Extended Learning):可以進一步了解其他與兇物相關的成語,如“兇神惡煞”、“兇相畢露”等,以擴展對兇險和惡意事物的理解。
舉例不同年齡層學生對這個詞語的造句:
1. 幼兒園學生:那只大狼是個兇物,不要靠近它。
2. 小學生:這個壞人設計的計劃真是個兇物,我們一定要小心應對。
3. 中學生:這個惡勢力是個兇物,我們要團結起來對抗。
4. 高中生:那個惡毒的謠言是個兇物,我們不能被它所影響。
5. 大學生:這個項目的風險很大,可以說是個兇物,我們需要謹慎考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