口珠
基本解釋
《莊子·外物》:“儒以《詩》、《禮》發冢。大儒臚傳曰:‘東方作矣,事之何若?’小儒曰:‘未解裙襦,口中有珠……儒(而)以金椎控其頤,徐別其頰,無傷口中珠!’”后以“口珠”比喻詩詞佳句。 明 馮夢龍 《古今譚概·苦海》:“剝取他人口珠,是盜儒也!”
成語(Idiom):口珠
發音(Pronunciation):kǒu zhū
基本含義(Basic Meaning):形容口才非常流利,說話能夠連續不斷,滔滔不絕。
詳細解釋(Detailed Explanation):口珠由“口”和“珠”兩個字組成。口指人的嘴巴,珠指珠子。比喻說話像珠子一樣連續不斷,流利而且有韻律。
使用場景(Usage Scenarios):用于形容一個人說話能夠連貫流暢,口才極好的情況。也可以用于夸獎一個人能夠言之有物,能夠清晰地表達自己的觀點。
故事起源(Story Origin):《史記·平津書》中記載了一個叫韓朝的人,他的口才極好,能夠滔滔不絕地說話。他曾經參與平定亂兵的戰斗,他的口才讓敵人心生畏懼,最終贏得了勝利。后來,人們就用“口珠”來形容他的口才。
成語結構(Structure of the Idiom):主語+形容詞+賓語
例句(Example Sentences):
1. 他的口才真是了得,說起來口珠一串,讓人佩服不已。
2. 這位演講者的口才非常出色,說話口珠紛呈,引得觀眾掌聲不斷。
記憶技巧(Memory Techniques):可以將“口珠”想象成一串珠子,珠子一個接一個地串起來,形成一條連貫的鏈子,代表著流利的口才。
延伸學習(Extended Learning):可以學習其他與口才相關的成語,如“口若懸河”、“能說會道”等,來進一步提升口才能力。
舉例不同年齡層學生對這個詞語的造句:
1. 小學生:老師講課的時候,口珠一串,我們都被吸引住了。
2. 初中生:他的演講能力很強,說話的時候口珠紛呈,讓人印象深刻。
3. 高中生:這位辯論隊的成員口才很好,每次辯論比賽他都能夠用口珠打動觀眾。
4. 大學生:他在演講比賽中展現出了出色的口才,口珠一串,贏得了評委的認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