涂聽
成語(Idiom):涂聽
發音(Pronunciation):tú tīng
基本含義(Basic Meaning):形容人的耳朵非常尖銳,能夠聽到非常細微的聲音。
詳細解釋(Detailed Explanation):涂聽是由“涂”和“聽”兩個字組成的成語。涂指涂鴉、涂抹,聽指傾聽、聆聽。這個成語形容人的耳朵非常敏銳,能夠聽到別人無法察覺的微小聲音。它用來形容人對細節非常敏感,能夠捕捉到他人的微妙變化。
使用場景(Usage Scenarios):涂聽一詞多用于形容人的聽覺敏銳,尤其是對于細微的聲音非常敏感的人。可以用來形容音樂家、特種兵等需要對聲音進行高度聆聽的職業,也可以用來形容對他人的言行有敏銳觀察力的人。
故事起源(Story Origin):涂聽這個成語最早出現在《晉書·劉琨傳》中,原文為:“涂聽之明。”涂聽之明形容劉琨的耳朵非常敏銳,能夠聽到別人聽不到的聲音。后來,涂聽逐漸演變為一個成語,用來形容人的耳朵敏銳。
成語結構(Structure of the Idiom):涂聽是一個動賓結構的成語,涂為動詞,聽為賓語。
例句(Example Sentences):
1. 他的耳朵真是涂聽,能夠聽到樓下的微弱聲音。
2. 她是一個涂聽的音樂家,能夠感受到音樂中最微妙的細節。
記憶技巧(Memory Techniques):可以通過想象一個人在涂鴉的同時專注地傾聽,來記憶這個成語。涂鴉代表著細節,而專注傾聽代表著敏銳的聽覺。
延伸學習(Extended Learning):可以進一步學習相關成語,如“耳聰目明”、“目光如炬”等,來擴大對于聽覺和觀察力的理解。
舉例不同年齡層學生對這個詞語的造句:
1. 小學生:我是一個涂聽的學生,能夠聽到老師講課時的每一個字。
2. 初中生:他是一個涂聽的運動員,能夠聽到對手的呼吸聲。
3. 高中生:她是一個涂聽的藝術家,能夠感受到每一個音符的細膩變化。
4. 大學生:我希望成為一個涂聽的心理學家,能夠聽到每個人內心的微妙變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