節矜
基本解釋
謂節制約束而又剛毅堅強。《韓詩外傳》卷六:“所貴為士者,上不攝萬乘,下不敢敖乎匹夫,外立節矜而敵不侵擾,內禁殘害而君不危殆,是士之所長而君子之所致貴也。”
成語(Idiom):節矜(jié jīn)
發音(Pronunciation):jié jīn
基本含義(Basic Meaning):指人有節制、有羞恥心,不輕易顯露自己的才能或優點。
詳細解釋(Detailed Explanation):節矜是由“節”和“矜”兩個字組成的成語。“節”表示節制、克制,指保持自己的行為有分寸,不過分張揚。而“矜”表示羞恥、忌諱,指對自己的才能或優點不過分炫耀。節矜形容一個人有自知之明,不自夸,不炫耀自己的才能或成就。
使用場景(Usage Scenarios):節矜常用于形容一個人有自律、有自制力,不輕易顯露自己的才能或優點。可以用來形容一個人謙虛、低調,不喜歡炫耀自己的成就。也可以用來形容一個人有分寸,不過分張揚自己的才能。
故事起源(Story Origin):節矜這個成語最早出現在《漢書·藝文志》中。據說,漢代有一位名叫鄧通的官員,他非常有才華,但卻非常謙虛低調,不愿意炫耀自己的才能。他曾經說過:“人生有夢,夢中有才,才矜于此。”意思是他有很多才能,但是不愿意在人前夸耀。后來,人們用“節矜”來形容鄧通這種有自知之明、不自夸的品質。
成語結構(Structure of the Idiom):節矜是一個由兩個字組成的成語,分別是“節”和“矜”。
例句(Example Sentences):
1. 他雖然非常有才華,但是一直保持著節矜的態度,不愿意炫耀自己。
2. 這位演員非常有實力,但是他一直保持著節矜的作風,不喜歡張揚自己。
記憶技巧(Memory Techniques):可以將“節矜”拆分為“節”和“矜”兩個字記憶。其中,“節”可以聯想到節制、克制,表示保持自己的行為有分寸;而“矜”可以聯想到羞恥、忌諱,表示不炫耀自己的才能。通過聯想這兩個字的含義,可以更容易記住節矜這個成語的意義。
延伸學習(Extended Learning):可以學習其他與節矜相關的成語,如節哀、節儉、節外生枝等,來進一步豐富對節矜這個概念的理解。
舉例不同年齡層學生對這個詞語的造句:
1. 小學生:我在班級演講比賽中獲得了第一名,但是我保持著節矜的態度,沒有炫耀。
2. 初中生:雖然我是班上數學最好的學生,但是我在課堂上保持著節矜的作風,不喜歡顯擺。
3. 高中生:我參加了全國作文比賽并獲獎,但我不會因此而驕傲,我會保持節矜的態度,繼續努力。
希望以上學習指南可以幫助你更好地理解和記憶節矜這個成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