義功
基本解釋
大功,勛功。《宋書·禮志三》:“ 宋高祖 討 桓玄 ,走之……告義功于南郊。”《北史·尒朱彥伯傳》:“ 長孫承業 等啟陳 神武 義功既振,將誅 尒朱 。” 唐 白居易 《授韓弘許國公實封制》:“ 河 南晏如,於茲一紀。是則有大勛於國,有大惠於人,會課義功,無出其右。”
成語(Idiom):義功(yì gōng)
發音(Pronunciation):yì gōng
基本含義(Basic Meaning):指為了正義而做出的偉大功績。
詳細解釋(Detailed Explanation):義功是一個由兩個漢字組成的成語,它由“義”和“功”兩個字組成。義指道義、正義,功指功績、成就。義功指為了正義而做出的偉大功績,是指為了公義、正義而付出的努力和取得的成就。
使用場景(Usage Scenarios):義功常常用來形容為了正義事業而付出努力并取得輝煌成就的人。這個成語可以用來贊美那些為了社會公義、國家利益或人民幸福而奮斗的人,也可以用來激勵自己或他人為了正義事業而不懈努力。
故事起源(Story Origin):《漢書·張讓傳》中記載了一個故事,故事中講述了張讓在漢朝末年為了保衛國家而做出的偉大功績。張讓是一位忠于國家的將領,他在面對外敵入侵時,帶領士兵進行了頑強抵抗,最終成功守住了國家的領土。他的行為被人稱為“義功”,成為后來這個成語的來源。
成語結構(Structure of the Idiom):義功是一個由兩個漢字構成的成語,其中義和功都是單音節詞。
例句(Example Sentences):
1. 他為了保護弱者而付出了很多努力,真是一位有義功的英雄。
2. 這個項目的成功是大家共同努力的結果,是一項義功。
記憶技巧(Memory Techniques):可以通過聯想記憶來記憶義功這個成語。可以想象一個人站在山巔上,手持義字的旗幟,向全世界展示他為正義事業所做出的偉大功績。
延伸學習(Extended Learning):如果你對中國成語感興趣,可以學習更多與義功相關的成語,如“義無反顧”、“功德無量”等。這些成語都與正義、奮斗和成就有關,通過學習它們,可以更好地理解中國文化和價值觀。
舉例不同年齡層學生對這個詞語的造句:
1. 小學生:小明為了幫助同學解決問題,主動當起了班長,展示了他的義功精神。
2. 初中生:我們要向雷鋒同志學習,發揚他的義功精神,為社會做出貢獻。
3. 高中生:在歷史課上,老師講述了許多為了民族獨立而付出的義功,讓我們深受鼓舞。
4. 大學生:作為大學生,我們應該肩負起社會責任,為實現社會公義而努力奮斗,創造屬于自己的義功。
希望以上學習指南對你有所幫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