詳細解釋
詞語解釋
wú dé ér chēng ㄨˊ ㄉㄜˊ ㄦˊ ㄔㄥ無德而稱(無德而稱)
(1).無何恩德可以稱道。《論語·季氏》:“ 齊景公 有馬千駟,死之日,民無德而稱焉。”
(2).謂德高不可言狀。《后漢書·黃憲傳論》:“士君子見之者,靡不服深遠、去玼吝。將以道周性全,無德而稱乎?” 李賢 注:“道周備,性全一。無德而稱,言其德大無能名焉。”
成語詞典已有該詞條:無德而稱
成語(Idiom):無德而稱
發(fā)音(Pronunciation):wú dé ér chēng
基本含義(Basic Meaning):指沒有道德品質(zhì)卻自稱有德行或高尚品質(zhì)。
詳細解釋(Detailed Explanation):這個成語的意思是指一個人沒有道德操守或者沒有良好的品德,卻自己標(biāo)榜自己有道德或高尚的品質(zhì)。這是一種虛偽的行為,常常用來批評那些自以為是、虛偽偽善的人。
使用場景(Usage Scenarios):這個成語可以用來形容那些表面上裝出一副正直、高尚的樣子,卻實際上缺乏真正的道德品質(zhì)的人。可以在社交場合、文學(xué)作品、新聞報道等多種場景中使用。
故事起源(Story Origin):無德而稱這個成語源自《孟子·公孫丑下》:“君子無眾寡貴賤,無斯文獨稱善。”意思是說,一個真正的君子不會因為人多少、貴賤高低而有所區(qū)別,也不會因為自己有文化素養(yǎng)而自夸自己德行高尚。這一段文字后來被引申為成語“無德而稱”。
成語結(jié)構(gòu)(Structure of the Idiom):無德而稱是由四個字組成的成語。
例句(Example Sentences):
1. 他雖然口口聲聲說自己是一個道德高尚的人,但實際上卻做了很多缺德的事情,真是無德而稱。
2. 這個政治家總是自稱為人民的代表,可是他的種種行為卻完全違背了人民的利益,真是無德而稱。
記憶技巧(Memory Techniques):可以通過與“無德而稱”相反的詞語來記憶,比如“德行”和“自稱”,這樣可以幫助記憶這個成語的含義。
延伸學(xué)習(xí)(Extended Learning):可以學(xué)習(xí)其他與道德、品德相關(guān)的成語,比如“有德無才”、“有德無量”等。
舉例不同年齡層學(xué)生對這個詞語的造句:
1. 小學(xué)生:他雖然說自己是班級的模范生,但是他經(jīng)常偷偷摸摸地做一些不好的事情,真是無德而稱。
2. 初中生:這個明星在公眾場合總是裝出一副高尚的樣子,但是私下里卻做了很多不道德的事情,真是無德而稱。
3. 高中生:這位政治家一直自稱為人民的代表,但是他的行為卻完全背離了人民的利益,真是無德而稱。
4. 大學(xué)生:雖然他在學(xué)術(shù)界有很高的聲譽,但是他的研究結(jié)果卻被揭露是偽造的,真是無德而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