答剌棱登
成語(Idiom):答剌棱登(dā là léng dēng)
發音(Pronunciation):dā là léng dēng
基本含義(Basic Meaning):形容人的行為或態度過于魯莽、粗暴。
詳細解釋(Detailed Explanation):答剌棱登是一個由滿語音譯而來的成語,原意為“大膽”,后來引申為人的行為或態度過于魯莽、粗暴,毫不顧及他人的感受。
使用場景(Usage Scenarios):答剌棱登常用于貶義,形容人的舉止粗魯,不顧及他人的感受,行為魯莽。可以用來批評或評論某人的行為不得體,不禮貌。
故事起源(Story Origin):答剌棱登是清代滿族人常用的一個詞語,最早用來形容滿族男子勇猛、大膽的行為。后來,這個詞語被漢族人廣泛使用,并逐漸引申為魯莽、粗暴的意思。
成語結構(Structure of the Idiom):答剌棱登是一個四字成語,由四個漢字組成。
例句(Example Sentences):
1. 他的舉止粗魯,完全答剌棱登。
2. 這位領導的態度過于答剌棱登,完全沒有考慮到群眾的感受。
記憶技巧(Memory Techniques):可以通過將“答剌棱登”拆分為“答剌”和“棱登”兩部分,分別記憶。答剌可以聯想為大膽,棱登可以聯想為粗暴。將兩部分聯想起來,就能夠記住這個成語的含義。
延伸學習(Extended Learning):可以學習其他與魯莽、粗暴相關的成語,如“蠻橫無理”、“咄咄逼人”等,以豐富詞匯量。
舉例不同年齡層學生對這個詞語的造句:
1. 小學生:他的行為太答剌棱登了,老師批評了他。
2. 初中生:他的態度太答剌棱登了,完全不顧及他人的感受。
3. 高中生:他的舉止過于答剌棱登,給人留下了很不好的印象。
4. 大學生:他的言行太答剌棱登了,完全不考慮他人的感受。